春节前夕,我如往常一样,满心欢喜期待着新春佳节的到来。可没想到,“新型冠状病毒”竟比新春佳节抢先一步到来!随着疫情的不断升温,医院感染科成为了真正的主战场。生命重于泰山,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承担重大传染病防治任务的科室护士长,我深感肩上的担子沉重、责任重大,我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积极参与“新冠肺炎”隔离病区的建立,认真梳理工作流程、对感染科医务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及防护知识的培训、制定工作职责、排查病区环境设施安全等防控工作,同时做好各项消毒隔离工作,避免交叉感染,罗列出各种隔离病室基础设施清单及日常耗材、防护用品以及护理人员的排班等,我周密筹备、积极与院内各相关部门沟通联系,第一时间将所有物品迅速到位。为减少防护用具穿脱次数防范澘在风险,我将每班次护理人员分为两组,一组负责污染区护理工作,一组负责清洁区护理工作,方便内外联系保障。各区域人员不能跨区,既提高工作效率,又减少防护用品的消耗。疫情的到来使得感染科发热门诊工作量急剧增加,为更好的联系协调科内工作,我白天忙于病区工作,晚上还要细化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制定发热门诊区域划分及防控流程,由于经常超时工作,时刻处于紧张状态,我患了中耳炎,以至于吃饭时都不能咀嚼,为了不耽误工作进程,自行服药后的我带病坚持工作。
疫情到来时,我已经第一时间做好分诊、接诊、隔离、留观、终末消毒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我比谁都清楚防护、消毒的重要性,在医院发热门诊开始排查“新冠肺炎患者”的前几天里,我每天只睡4个小时,不仅要悉心照顾留观患者、带领科室人员有序工作,更是要确保科内所有人员安全无误;为不影响隔离病区的正常使用,无论是确诊病人转走后,还是疑似患者出院后,即便已过零点,我都会同科室的护士们一起进行病区的消毒,一直坚守到隔离病房的终末消毒结束才离开,常常就这样一个白班连着一个夜班,24小时未眠。我平素那姣好的面容早已写满疲惫。我以院为家,坚守岗位,保障一线医护人员与患者“零”感染。工作再苦再累,我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尽管这些举措已给我充分的安全感,但看到感染科那些90后的小护士们满脸的恐惧、忧虑和不知所措,以及看到我们有人出现情绪波动的时候,我内心不能平静,很是心疼。作为护士长,我深知自己的情绪对整个护理团队的影响,我总是以满满的正能量感染着身边的护士们,我悉心问候、合理排班、耐心指导护士工作,以至于我用扮演患者的方式一遍又一遍的让每名护士掌握接诊流程,耐心的指导着每一名工作人员穿脱防护服的流程,消除大家的紧张情绪,我对护士说:“疫情当前,我们身为医护人员,就应该挡在普通百姓前面,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不让疫情从我们这里扩散就是最大的贡献。大家一定做好个人防护,我们一起加油!”这一句看似简单而寻常的话语,在“战场”上却显得格外真实,让大家始终充满战斗力。
作为护士长,我冲锋在前、身先士卒,穿着密闭的防护服在发热门诊、在隔离病房奔走,指导大家做好防护、及时解决护理操作中的疑难问题、合理调配感染科防护物资及使用情况、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身体状况,照顾隔离患者的生活起居,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生活需求,对焦虑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我时常跟护士讲:“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要用爱心去包容、理解,让患者心安,坚定他们战胜疫情的信心。”我每天会在微信群里反复提醒,督促大家严格落实工作制度、流程、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从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监测、穿脱防护服的顺序,到洗澡、消毒鼻孔外耳道都要问一遍、看一遍,最大程度保证了医务人员的安全。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得初心和使命,勇于担当、连续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在发热门诊度过了春节、元宵节、情人节、三八妇女节。我不仅是一名护士长、一名党员,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女儿7岁,小女儿才4岁,正是需要母亲疼爱的时候,但面对前线的需要,我舍弃小家顾大家,毅然决然的将女儿送到婆婆手中,至今已持续一个半月没有见过面。年迈的婆婆每天辛苦的照顾着两个孩子的生活起居,还会给我发一些孩子的日常生活照片,告诉我孩子挺好的,让我安心工作。每当看到婆婆的短信,我都会觉得阵阵酸楚,内心充满感恩。当夜深人静躺在床上时,我总会翻看手机里女儿的照片,以解思念之情。孩子想妈妈时会和我视频聊天,孩子总会问“妈妈您什么时候回家啊?”看着屏幕那边孩子哭着喊着要妈妈的时候,我只能含着眼泪关掉手机,擦干泪水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还是那个工作认真严谨、生活热情亲切的护士长。
新冠病毒传染性强,身处一线的医护人员感染风险比普通人更高,这一点不假,但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医者使命和责任感让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行;我和万千普通人一样,也会害怕,也会想家,会流泪,但是为了万家安宁,我必须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在全民抗“疫”的路上,我能做的、必须要做的就是坚守阵地。阵地守的越牢,战“疫”胜利的曙光就降临的最早。我带着无悔的信念舍小家顾大家,在战“疫”的硝烟中不断前行,是同事眼中最美的“白衣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