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委员会

历史回眸|男科专业委员会发展简史

本公众号为北京中医药学会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字“北京中医药学会”进行关注

中医男科是一门新兴学科。为了促进北京地区中医男科专业专家的交流,搭建相互学习的平台,1996年4月举办北京中医药学会第一届男科专业委员会全体大会并举办全国中医男科学术大会。陈文伯担任第一届中医男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李曰庆、海军总医院江海身、北京协和医院苏勇、北京积水潭医院卢世贤、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朱玉忠、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陈生、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尚博文担任副主委委员;山东中医药大学金维新担任秘书长。

主任委员简介

第一届男科专业委员会全体大会

2000年北京中医药学会第二届男科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举行。陈文伯连任主任委员,李海松、张志超、江海身、苏勇、卢世贤、尚博文、朱玉忠、宋春生担任副主委委员,陈生、尚博文担任秘书。

第二届男科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

2004年4月7日北京中医药学会第三届男科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举行。会议选举李曰庆为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宋春生、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陈生、海军总医院江海身为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李海松为秘书长。

主任委员简介

第三届男科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

2009年8月26日,北京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男科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召开。李曰庆连任主任委员,李海松任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江海身、苏勇、卢世贤、尚博文、朱玉忠为顾问。

第四届男科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

2011年12月3日,北京中医药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组织举办“首届岐黄男科论坛”,促进男科学中西融合,传承中医男科优秀经验,创新男科学术,提高男科临床疗效,促进国际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交流。

2011年首届岐黄男科论坛

2012年第二届岐黄男科论坛

2013年9月7日,北京中医药学会举办第三届岐黄男科论坛暨提高男科疾病疗效研讨会,大会主席由李曰庆担任,会议围绕“提高男科疾病疗效途径”展开学术研讨。

2013年第三届岐黄男科论坛

2014年8月9日,北京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男科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召开。李曰庆为名誉主任委员,李海松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海军总医院陈生、北京协和医院李宏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志超、中日友好医院王传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马卫国、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贾玉森、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张新荣,秘书长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彬。

主任委员简介

第五届男科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

2014年8月9日,举办岐黄男科论坛暨男科疑难病诊治策略,大会主席由李曰庆担任,执行主席为李海松。

2014年第四届岐黄男科论坛

2015年9月19日,举办第五届岐黄男科论坛,会议围绕“现代男科学术的传承与创新”展开研讨,论坛传承中医男科的优秀遗产,创新男科学术,提高男科疾病疗效。

2015年第五届岐黄男科论坛

2016年8月6日,举办第六届岐黄男科论坛,以“牵手京津冀,群贤话岐黄”为主题,旨在共同搭建学术传播和交流平台,推动京津冀地区男科医生的联合培养和交流互动,打造京津冀男科优质资源配置的有效载体。

2016年第六届岐黄男科论坛

2017年8月19日,举办第七届岐黄男科论坛暨首届岐黄男科青年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男科疾病热点难点专家谈。

2017年第七届岐黄男科论坛

2018年8月11日,北京中医药学会第六届男科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召开。李海松连任主任委员,李曰庆为名誉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马卫国、中日友好医院王传航、海军总医院陈生、北京协和医院李宏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志超、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张新荣、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贾玉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彬任专委会秘书长。

第六届男科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

2018年8月11日,北京中医药学会举办第八届岐黄男科论坛暨第一届国际岐黄男科论坛,以“中西融合,传承创新”为主题。

2018年第八届岐黄男科论坛

2019年5月10日,北京中医药学会举办第九届岐黄男科论坛暨北京中医药学会男科专委会“西学中”继续教育班,会议主题为“疗效导向,中西融合”。

2019年第九届岐黄男科论坛

2020年8月15日,举办第十届岐黄男科论坛暨男科西学中继续教育培训班,以“传承创新,疗效导向”为宗旨,体现“衷中参西巧辨证,身心同治除难疾”男科工作理念。

2020年第十届岐黄男科论坛

男科专委会一直以继承和发扬中医男科诊疗特色,融合国内外男科新进展,培养中西医结合男科人才,通过学术会议与培训,提高全国中西医男科诊疗水平,加强了全国中西医男科专家的学术交流,促进了男科疾病诊疗技术的推广,为推动我国男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编辑:王许

审核:杨娜  监制:邓娟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