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首次有明确记载的著作是明代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1596年),其关于三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的记载十分准确地描述了五加科三七的化学特征(“微甘而苦”是皂苷的真实味道)[1]。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干燥根及根茎。三七对环境要求比较特殊,要有特定的温度、光照、水分,种植范围较小,仅分布在北纬23。30'附近的中高海拔地区,主要为云南、广西等地[2]。
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具长柄,复叶3~4片轮生于茎顶,每个复叶上有小叶片3~7枚,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单个顶生,花小黄绿色,花瓣5瓣、雄蕊5枚;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内有种子;花期6~8月,果期8~10月。现多栽培于海拔约800~1000米的山地缓坡上,目前在北方地区不能栽培。
三七植物图
须在种植3~4年后才能进行采收。
“春三七”指在秋季开花前采收的。春七气势足、饱满、体重、坚实、不空泡、无裂痕,细纹紧密,横断面菊花心明显,品质好。
“冬三七”指冬季结籽后采挖的。冬七气势不足,瘦而皱缩,不饱满,质地泡松,品质相对较差[3]。
将鲜品修剪后,晒至半干经反复揉搓、发汗,再暴晒足干,以牙咬后无印痕者为度,即“毛货”。将毛货置于麻袋反复震荡,使主根表面呈光亮的棕黑色时即为成品。本品主根习称“三七头子”,剪下的三七芦头(根茎)习称“剪口三七”,剪下的较粗支根习称“筋条”,剪下的细小支根及须根习称“三七尾”、“三七须”或“三七绒根”。
主根:略呈不规则的纺锤形或类圆锥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呈光亮的灰黄或灰棕色,有的带黄斑(习称“铜皮”),全体有断续的纵皱纹及少数皮孔,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俗称“狮子头”),侧面有支根断痕。体重,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俗称“皮骨分离”),横切面皮部呈灰绿色或黄绿色,具蜡样光泽,木质部硬如铁(习称“铁骨”),皮部有细小棕色树脂道斑点,木部微有放射状纹理(俗称“菊花心”)。气微,味苦而后微甜[4]。
剪口:为芦头(根茎)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或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及环纹,断面中心灰绿色或白色,边缘深绿色或灰色。
筋条:为支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2~6cm,上端直径约0.8cm,下端直径约0.3cm大多不饱满,有较多的纵皱纹并带灰黄色的栓皮。易折断,断面颗粒性或角质状。
绒根:为须根,细小,弯曲,气味同三七。
三七药材图
三七片: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大小分开,淋水、润软,切极薄片,干燥。三七片为薄片状,切片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外皮灰褐色或灰黄色。气微,味苦回甜。
三七粉:取三七,洗净,干燥,碾成细粉。三七粉为淡棕黄色或灰黄色的细粉末。气微,味苦回甜。
熟三七:取净三七,打碎,分开大小块,用食油炸至表面棕黄色,取出,沥去油,放凉,研细粉。或取三七,洗净,蒸透,取出,及时切片,干燥。
三七片
三七粉
传统中医认为,三七的功效有“生打熟补”之分。“打”是指生三七能止血活血、消肿散瘀、强心定痛。“补”是指熟三七能补血理血、补益健身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那么“生打熟补”有什么科学道理呢?
生打:三七中的活血成分为三七总皂苷(PNS),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抗血栓形成的功能;止血成分是三七素(水溶性非蛋白氨基酸)。研究中发现:①三七素可增加血小板数量,从而使血小板大量聚集,起到止血作用。②诱导血小板释放腺苷二磷酸(ADP)、钙离子等活性止血物质,从而发挥止血效果。③可明显缩短凝血、凝血酶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提高血小板聚集率,止血效果好。
熟补:三七经炮制后,皂苷、多糖、总黄酮等成分容易被破坏,尤其是皂苷,易发生水解或降解,导致消肿、活血化瘀功效减弱,而补血功效增强。药理学试验证实了生三七经炮制后,其活血功能减弱,补血、生血功能增强。但熟三七补血的机理并没有具体阐明,是因为补血成分的含量变化,或新产生了其他补血成分,亦或是补血成分的含量改变与新产生的有效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据报道,熟三七中含有的多糖、蛋白质、生物碱、甾体、挥发油、胡萝卜素及微量元素钠、镁、铁、钙等成分,可补益健身、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在增强体质、保健养生和预防疾病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5-7]。
高血压:三七总皂苷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外周阻力而达到降血压的作用。
高血脂:三七皂苷能降低血液胆固醇和血脂类,防止脂质在血管内沉积、动脉硬化,降低血脂水平,特别是甘油三脂。
高血糖:三七皂苷促进蛋白质和肝脏DNA(核酸糖代谢)的合成,对血糖也有双向调节作用,三七对血糖的影响取决于机体血糖水平,可自动双向调节(升高/降低)血糖,以达到正常水平。
患有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悸、心绞痛、心律失常、静/动脉硬化、心肌缺血、中风偏瘫等疾病的患者,可服用三七。
软组织挫伤、出血性疾病:治疗跌打损伤、痔疮出血、鼻出血、脑出血、咳血等内/外伤性出血。
不可过量,用于日常保健,每天1~3克。
10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三七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10岁以下儿童自身免疫力还没有发育完善,长期服用可能会影响自身免疫力的发育。
孕期不宜服用,以免扰动胎气。
在服用当日,应忌食蚕豆、鱼类及酸冷食物。
血虚无瘀者忌服,血虚、血热妄行者禁用。
女性朋友月经期间慎用。
温馨提示:三七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就是同时具有活血和止血的功效,服用时请遵医嘱。
参考文献
徐冬英.三七名称及其有文字记载时间的考证[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7(3):91.
尉广飞,杨锋,许亚茹,等.三七皂营成分及其影晌因素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20(10):1876-1881.
段彩霞.浅谈三七的真伪鉴别[J],科技信息,2010.11:408.
郭洁文,邓志军,符永恒,等.三七总皂苷对心梗后心室重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q与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10):2048-2050.
姚小玲,邹亮,王秀萍,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蒸制三七粉中多个皂苷类成分的测定[J].世界中医药,2015,10(5):641-643,646.
黄小平,邓常清,邱咏园,等.黄芪甲苷和三七的三种有效成分配伍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氧化应激和Nrf2/HO-1途径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3,29(11):1596-1601.
郑江萍,叶正德,黄良永,等.三七药材及其配方颗粒中三成分的含量比较[J].中国药师,2016,19(2):374-376.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中成药专业委员会
撰稿:海阳市人民医院刘少丽
修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鹏
审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林晓兰
编辑:王许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