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便秘,又称功能性便秘,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伴有排便困难、粪便干结等症状。正常人每日排便1-2次或1-2日排便1次,便秘患者则每周排便少于3次,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习惯性便秘常见于原发性肠蠕动功能异常,大便蠕动输送延缓,肠道菌群失衡等。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约1/3的老年人出现便秘,严重影响了日常的生活质量。
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比青壮年明显增高,其主要原因是老年人的进食量和体力活动减少,胃肠道分泌的消化液减少,肠道的张力和蠕动减弱,此外,腹腔及盆底肌肉乏力、肛门内外括约肌减弱、胃结肠反射减弱、直肠敏感性下降,都使得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从而引起便秘。
不良生活习惯
饮食因素 过多进食低渣精细的食物、缺乏粗纤维,使粪便的体积缩小、黏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减慢,粪质的水分过度吸收从而引发便秘。
排便习惯 每日不规律排便,不能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忽视正常的便意,使得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而引起便秘。
运动量不足 适度的运动能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如果日常运动量不足,或者疾病、肥胖等因素,致使活动减少,特别是因病卧床或坐轮椅的患者,因缺少运动性刺激以推动粪便的运动,均会导致便秘的发生。
心理因素
工作压力、家庭负担、感情因素等,都可造成心理紧张、精神抑郁、情绪焦虑、强迫症等心理障碍,容易忽略正常便意,不能规律饮食,缺乏运动,增加了便秘发生几率。
药物因素
由于长期不规律使用泻剂,尤其是刺激性泻剂,造成肠道黏膜神经的损害,降低肠道肌肉张力,反而导致严重便秘。
此外,服用引起便秘的药物也是引起便秘的常见原因,如阿片类镇痛药、抗胆碱类药、抗抑郁药、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
在了解习惯性便秘的常见病因后,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习惯的细节中尽量预防便秘的发生。
每日坚持适当的锻炼
积极地参加适度的运动,如每天早晚进行散步、慢跑、有氧运动,可使腹部肌肉的起伏运动增加,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减少便秘的发生。
合理饮食,调整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在日常生活的比较常见且容易获得,例如谷类、薯类、坚果类以及富含植物纤维的蔬菜(芹菜、白菜、竹笋、黄瓜、菠菜等),每天适当选择几种合理搭配,既能补充每日营养,又能刺激肠道蠕动,粗纤维包裹食物顺利通过肠道,预防便秘。
调情志,舒畅精神,减缓压力
音乐、冥想、瑜伽等都不失为舒缓压力,减少焦虑的选择,通过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缓解焦虑、舒减压力、调畅气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撰稿:祁烁
主审:李雪 李靖
编辑:王许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