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节气养生 | 早卧晚起,敛阴护阳

“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时节天气渐冷,落地的雨水刚好可以结成雪花,但落地后便融化,还未像大雪那样可以留在地上。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身体内的阳气随着天地闭塞也开始潜藏,养生一定要适应冬令之气养阳,一方面也要注意疏通体表瘀滞之气。



生活起居

此时,由于外界天气变冷,人体血管收缩,很容易引发面瘫、头痛等心脑血管疾病,应注意头部保暖,外出带上帽子和口罩。此时空气开始变得干燥,人们呼吸道的腺体分泌不足,抵抗外界细菌、灰尘等能力下降,需要在室内放置加湿器,保持室内的湿度,还要多喝水。起居上要遵从冬季闭藏的特点“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以敛阴护阳。





情志调摄

小雪时节,天气阴冷,人们身体缺乏足够的光照,容易出现精神烦躁、失眠等情况,可在睡前喝一杯温牛奶,多听可以愉悦心情的音乐。尽量避免到吵闹的环境中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使阳气得到闭藏。






运动养生

此时可做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节气养生操。

小雪蛇形涌动式:右臂向左画弧,扶按在左手的肘部,左臂前起,掌心向下,无名指和小侄握住,大拇指压在无名指和小侄上,立掌,保持一会,手指弹开,变掌,手伸平,肩关节做后、下、前的运动,带动上臂和前臂做蛇形的涌动,肩关节最大幅度的活动,三次后缓缓下落,两臂侧起,沉肩,坠肘,松腕,舒指。还原下落。





饮食调护

饮食除遵循冬季进补外,要多食用一些活血通经类的食物如黑木耳,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具有“补气耐饥,活血,治跌扑伤。凡崩淋血痢,痔患肠风,常食可廖”的功效,现代研究黑木耳也有改善循环的作用,心脑血管病者可适量食用。还可食用山楂、芹菜、萝卜、三七、丹参等。

推荐药膳:

葱烧黑木耳

准备适量泡发的黑木耳,葱切断、姜切片,锅内放少许油,加入葱、姜,小火煎,微焦后取出备用,再加入蚝油煸炒,加入糖、少许清水,放葱、木耳,不断翻炒,加入水淀粉盛出。

三七蒸鸡《延年益寿妙方》

母鸡1500g,三七20g,葱、姜、料酒、盐适量。三七一半上笼蒸软,切薄片,一半磨成粉,鸡剁成小块,放入三七片、葱、姜摆于鸡块上,加入适量料酒、盐、清水。上笼蒸2个小时左右,出笼后拣去葱姜,拌入味精、三七粉即成,可散瘀定痛益气养血,三七甘苦而温,止血不流瘀,散瘀不伤正,鸡肉可温中益气,养血和营,主治虚劳瘦弱诸证,两者配伍,一补一通。





预防保健

随着冬季活动的减少,胃肠道的蠕动减慢,可在茶余饭后20分钟散步以振奋脾阳。还可轻轻敲打十宣穴,两手指相对,轻轻叩即可,还可将两手置于胸前,不断甩动,以活血通络。

穴位养生:可灸神阙穴及按揉太溪穴。神阙便是人体的肚脐,这个穴位不可以针刺,可做艾灸,神阙穴因位于人体上下之中,具有调和阴阳,调节人体气机的作用,还可温阳救逆,健脾和胃,可每日灸15-20分钟。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在足内踝与跟腱的凹陷中,可滋阴补肾,可治疗肾虚所引起的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痛,小便频数等症,可每日早晚用指甲按压两侧穴位3-5分钟。





清宫医案中养生推荐

治半身不遂、手足麻木、口眼歪斜、瘫痪等症方

【出处】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卷一。

【组成】大黑豆煮熟,陈皮、当归、五加皮各四两

【方法】用烧酒浸泡五日,早晚饮用。

【主治】治半身不遂,手足麻木,口眼歪斜,瘫痪等症。

此方组成多为药食并用药材,黑豆有补肾精之效,陈皮健脾化痰,当归补血活血,五加皮可补肝肾,强筋骨,借助酒性善行,不仅可治疗中风,也可预防中风,可每日饮用一盅。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

  撰稿:张晋 杲春阳

  编辑:王许

审核:杨娜  监制: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