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中医科普 | 自我保健常用按摩穴位及注意事项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养生,希望可以不得病、少得病、健康长寿。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做着一些自我保健的养生方法,比如:热水泡脚、饮温开水、适当按摩、适当运动、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熬夜等等。提到中医保健,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药膳食疗、推拿按摩、中药膏方、太极拳等,还会说“药补不如食补”“冬病夏治”等,还会用含有芦荟的护肤产品美容、熬粥时放枸杞、熬汤时加山药来滋补身体等等,可以说大家对中医保健非常认可。


中医艾灸,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在博大精深的中医领域中,最受欢迎的应该就是中医艾灸了。艾灸的养生作用广泛,既可激发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又可以温经散寒、扶正祛邪、通经活络等。艾灸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是一种比较简单、容易操作、有效的养生保健和治疗病症的方法。


艾灸是通过艾绒燃烧产生热量刺激体表穴位,通过经络、体液的传导,起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疏通经络的作用。中脘、关元、足三里,这三大穴位是养生保健的要穴。取穴方法:①中脘穴:中脘穴位于上腹部正中线,肚脐上四寸,胸剑联合与肚脐连线的中点。艾灸此穴位,可以治疗和调理胃部疾病。②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肚脐下三寸处,即肚脐下四横指处。此穴可使人体元气充足。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达到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的作用,特别是针对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③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髌骨外侧下方凹陷向下四横指处。简单准确取穴方法推荐:正坐屈膝,用手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一寸的位置即是。经常艾灸足三里穴可以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预防疾病的功效。



艾灸时需注意:①对艾绒过敏或者有哮喘的患者禁用。②艾条距离穴位约2-3厘米以局部有温热舒适为度。③及时清理艾条上的灰,防治艾灸脱落烧伤皮肤或衣物。④每天艾灸1-2次,每个穴位15-20分钟。⑤艾灸时要注意防火。⑥艾灸时和艾灸后,不宜马上洗澡,避免着凉。⑦不要过饥或过饱艾灸,艾灸后半小时可以进餐。


END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专委会  

  撰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田征

  审稿:北京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  郝丽

  编辑:崔茜

审核: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