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中医科普 | 春三月,中医药助力儿童长高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对孩子来说也是生长增速的关键时期。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研究证实:孩子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季节性,其中,春季长得最快,身高生长速度是秋天的2-2.5倍,而春季中尤以5月份身高增长最明显。 

如何利用好春季的黄金季节,帮助孩子快速生长呢?根据中医理论,少儿身高高矮与肝、脾、肾三个脏腑有着密切关系。

肾主骨生髓:“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肾主骨,生髓、通脑”,肾气是生命的原动力,骨骼的健康发育取决于肾气是否旺盛,骨骼的精华在于骨髓,养肾就能养骼。

肝气升发主筋:肝气与春气相应,主疏泄而藏血,其气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只有肝血充盈,才能益气荣筋养目,使关节筋膜得到濡养,从而维持正常运动。 

脾主肌肉四肢:“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在人体长高过程中,四肢、骨骼与肌肉的生长发育,与脾胃功能的强弱有直接关系。气血充足则肾精充足,肾精充足则骨髓充足,骨骼壮健。

哪些孩子(1-12周岁)需要“助长”呢?

1.身高增长缓慢且身高、体重明显低于同龄其他孩子;

2.睡眠差、容易惊醒、喜趴睡的孩子;

3.反复呼吸道感染、易生病、体质过敏、体质较弱的孩子;

4.脾胃虚弱的孩子,平素身体瘦弱、胃口不佳、厌食挑食的孩子;

5.患有遗尿症等泌尿系疾病引起身材矮小;

6.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

中医药帮助孩子长高是顺应春生夏长的规律,帮孩子在春夏之交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抓住这个黄金长高期,主要有三招:

1.健脾开胃,让孩子吃好;

2.疏肝助眠,让孩子睡好;

3.补肾强骨,让孩子玩好。

调理的方法可采用中药药食同源食疗,还可以通过安全可靠的推拿、针灸、穴贴、特定部位拔罐等方法进行干预。 


第一招  健脾开胃,让孩子吃好


家长都有这样的经验,为了让孩子长得又高又壮,在三餐烹调上总会加倍用心,春天可以给予健脾益胃,如茯苓、山药、芡实、莲子等药食同源物质;安神敛阴潜阳,如龙骨、牡蛎等亦可提供钙质与胶质,进行膳食调理给孩子补充营养、丰富饮食,为孩子长高打好营养基础。

1.以下是中医药专家推荐给不同年龄段宝宝的药膳食疗,材料在普通药店、超市都能买到,大家不妨一试。

(1)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

茯苓糕:粳米70克、糯米30克、莲子肉、芡实、茯苓、山药各20~30克,共研粉,加适量白糖拌匀,蒸成糕食用。

作用:能开胃、健脾、益气、强壮身体。

(2)适合一周岁以上宝宝

八珍糕:茯苓、山药、扁豆、薏仁、莲子肉、芡实各30克、加糯米粉100克、白糖100克,拌匀蒸熟即可。

山楂粥:山楂40~50克,粳米100克,白糖10~15克。先用山楂煮汁去核,与米煮粥,粥成加糖调和即成。也可与白萝卜100克同煮粥。

作用:能消食,适合于消化不良的宝宝。

(3)适合两周岁以上宝宝

八宝豆腐:嫩豆腐100克、香菇5克、松子仁、葵花子仁各10克、鸡肉丝50克、火腿丝25克。同入浓鸡汤中煮熟即成,加适量调味品。

作用:能营养强壮、健脑,易于消化。但宝宝食积、腹泻或咳嗽时暂停。

(4)适合三周岁以上宝宝

鹌鹑羹:鹌鹑肉250克,切丁与淀粉拌匀入油锅内煸炒,另加姜、葱、醋调和煮羹。也可用香菇、木耳同炒煮羹。或用鹌鹑蛋代肉,即鹌鹑蛋2枚,加白蜜50克,姜1片,煮熟即成。

作用:能增进食欲、助长发育、益神健脑。但宝宝食积或腹泻时不宜吃。

(5)适合5周岁以上宝宝

莲子猪肚:猪肚1个、莲子40粒、麻油、盐、葱、姜、蒜少许。猪肚洗净,莲子去芯,放入猪肚,以线缝合后放碗内,隔水蒸熟。取出后切成丝,与莲实同放盘内即可食用。

 

2.脾胃不好的孩子,不但挑食,脾气也不好,经常烦躁。家长可以通过“捏脊”加以改善:

孩子俯卧,背部裸露,家长涂抹适量滑石粉,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即脊柱两侧)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穴(脖后突出位)两旁。每天睡前给孩子捏3到5遍,对调理孩子消化系统,增强抵抗力有好处。

 

值得提醒要想脾胃好,就不要吃生冷冰凉的食物,尤其是不要在早上一起床就喝凉水和吃生冷食物,即使到了闷热的夏天也要少喝凉水。

3.按揉足三里,调理脾胃、补中益气。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每天按3-5分钟,足三里是人体重要穴位,中医养生认为,按摩足三里穴位的作用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第二招  疏肝助眠,让孩子睡好


根据儿童生理、病理的特点,“肝常有余”反映在惊风、夜啼、多发性抽动症中表现较为明显。春季是肝气舒发的季节,此时应顺应自然,舒畅情志,晒晒太阳,放松身体,睡眠质量是尤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有一定的规律,其中有一条是:晚上11、12点进入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段。孩子最好是在10点前入睡,就不错过11点开始的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如何帮助宝宝提高睡眠质量,为促生长提高疗效呢?

1、可以通过用青皮、佛手等中药帮助舒肝。也可以用艾叶、紫苏、生姜三味中药泡到水里煮十分钟,加水放至孩子可以接受的温度,在睡前二十分钟左右泡脚。

 

2.哭闹、睡不好的小孩,还可以按安眠穴来帮助他安眠、入睡。配合按摩肾腧、命门两个穴位对孩子进入深度睡眠,以及改善半夜容易醒、睡不踏实的情况。

按揉三阴交: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每天按揉2分钟。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按揉命门、肾俞穴:命门就在腰部正中线上,肚脐的正对面,它是“生命的门户”,命门能激发和推动各脏腑正常运转,补肾壮阳,提升阳气。按揉命门时,双手掌心相对,搓热后上下摩擦命门,也可以上下左右旋转按摩,当命门受热,就能为身体补充阳气。

 


第三招  补肾强骨,让孩子玩好


肾精充足,骨髓就能得到充分滋养,身体生长发育的力量充足,孩子自然就长的高、长得壮。

在临床上,部分孩子是由于先天因素影响身高。例如因为父母体质、孕期护理等因素,孩子们出生时所带肾气也有差异,有的孩子肾气充盈,头发乌黑浓密,腿脚有力;有的孩子却天生肾气不足、头发稀疏、长得矮小。如果孩子天生肾气不足,该怎么办呢?

中医常言“春夏养阳”“动则生阳”,让孩子进行户外运动,激发身体阳气,借助太阳能量,接受紫外线“洗礼”,从而促进胃肠道对钙的吸收,使孩子骨骼长得更好、更快。例如跳绳、跳皮筋、蛙跳、纵跳摸高等弹跳运动, 可使下肢得到节律性的压力,用力蹦跳的过程刺激脚板前方的补肾穴位“涌泉穴”,充足的血液供应会加速骨骼生长。 

涌泉穴:在脚底的掌心处

 

但要注意儿童运动不要过度,以每天1 次-3 次, 每次5 分钟-10分钟为宜。

除以上这些简便、居家操作性强的中医药保健方法外,一些根据小儿不同体质,予以个体化治疗,需要在医疗机构,并在医师、药师、护师指导下完成的治疗方法,同样达到健脾益肾、强筋壮骨、促进生长的作用:

1.中医药膏方:需要有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经验的中医师辩证施治;掌握药材选配、制作方法、服用禁忌的中药师规范制备,“一人一方一制作”方可安全使用。

 

2.中医药穴位贴敷:传统外治法之一,选择相应的经络、穴位,用制成的药料、药膏贴敷于其上,激发儿童自身正气。

一般来说,穴位贴敷每次贴敷时间不超过八小时,每日一次。

 

一年之际在于春,趁着春季来临,通过合理的中医药调理,适时激发小儿体内阳气, 帮助儿童健康生长,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中成药专委会  

  撰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王彦青

  审稿:北京中医药学会中成药专委会主任委员  林晓兰

  编辑:崔茜

审核: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