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正是万象更新之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立春意味着从这一天起,春季开始了。
《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应顺应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化,给予适当的调养。
中医认为,肝脏在春季时功能也更活跃,正是调养肝脏的大好时机。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瘀滞不畅而成疾。养肝要戒怒,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多去户外散步,这样才能与大自然生发的春气相呼应。
立春时节是乍暖还寒的时候,最好不要过早地减少衣物,仍应该注意保暖、防风。这就是古人说的“春捂秋冻”。如果不注意保暖,一旦被冷空气吹拂又没有及时做好保暖措施,很容易使身体受凉感冒和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因此,注意气候变化,春天开始锻炼时不应立即脱掉外衣,等身体微热后再逐渐减衣,锻炼结束时,应擦净身上的汗液,立即穿上衣服,以防着凉。
《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
具有酸收性质的蔬果有:西红柿、柑、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等。
平时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给大家推荐一款立春时节适宜的养生食谱——红枣山药粥。
春季吃甘味食物可以滋补脾胃,其中红枣、山药就是最佳选择。红枣、山药和大米一起熬粥可以预防胃炎、胃溃疡的复发,减少患流感等传染病的几率,非常适宜春季食用。
1.大米、红枣泡上20分钟,山药去皮切成小块,用清水反复冲洗后再浸泡防止变色。
2.将食用油滴入几滴至泡好的米上,搅拌放置几分钟,可使粥入口滑润。
3.把锅中的清水烧开,待米粒煮至松散时倒入山药和切开小口的红枣,一起慢慢细煮至自己喜欢的黏稠度关火。
“陈希夷二十四气导引坐功法”记载:“立春正月节,运主厥阴初气,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时配手少阳三焦相火。坐功: 宜每日子丑时,叠手按髀,转身拗颈,左右耸引,各三五度,叩齿、吐纳、漱咽。治病: 风气积滞,颈项痛,耳后、肩臑痛,背痛,肘臂诸痛。”
具体操作为:每日夜间11点开始,盘膝而坐,双手交叠,两掌心向下,两指尖相反方向。先以右手掌放于左手背上,按于左大腿近根部,两掌根用力下压,同时耸肩向上,上身向右微转,头颈水平扭向右侧。此为左式,右式与左式相反。左右方向各 1 次为 1 遍,循环做 15 遍。结束后头身回正,可以配合叩齿、吐纳、漱咽津液等其他动作。
活动头颈,通过形体的运动结合意念导引气机,以疏泄肝气、与春气相通应,在顺应四时变化的同时遵循人体节律,体现了人与天地相应的中医学整体观念,具有预防保健、祛病延年的养生价值。
立春前后两天按摩、艾灸神阙、三阴交等穴位可助阳气生发,预防身体疾病。
【位置】在脐区,位于脐中央。
【取穴】肚脐中央即是本穴。
【按摩手法】仰卧,两腿弓起,先以右掌心按于脐部,左掌放于右手背上,顺时针轻轻按摩36圈。然后,换左掌心按于脐部,右掌放于左掌手背上,逆时针轻轻按摩36圈。
【艾灸方法】把艾条的一端点燃,放在距离肚脐处皮肤2~3厘米处悬灸,持续时间为10~15分钟。
【注意事项】
(1)神阙穴的隔盐、隔姜保健灸法,可间隔进行,每月10次左右,以每晚9点灸之为佳;一般每次可灸3~5炷,即点燃3~5个小“宝塔”,每次以感到局部温热舒适、稍有红晕为度。
(2)在按摩神阙穴的过程中,应避免用手抠肚脐,因为肚脐部位的肌肤非常娇嫩,经常抠抓有可能抠破皮肤引发感染。
【功效】健脾和胃、通利三焦、调理冲任、温补下焦、固表止汗、补元气、补益脾肾、益精气。
【位置】三阴交穴在人体的小腿内侧,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取穴】正坐,除大拇指外的四指并拢,小指的下边靠在内中踝尖上,从内踝尖向直上量取4横指,食指上缘所在的水平线与胫骨后缘的交点处便是此穴。
【按摩手法】按摩时一只手的4根手指握住足外踝,大拇指屈曲垂直按在三阴交穴上,以拇指端有节奏地一紧一松用力按压,适当配合按揉动作,使之有阵阵酸胀麻感。做完左侧三阴交按摩,接着再做右侧。
【艾灸方法】把艾条的一端点燃,放在距离三阴交2~3厘米处悬灸,使局部有温热感,以不感烧灼为度。持续时间为10~15分钟,使局部皮肤红润、灼热。
【功效】健脾益血、调补肝肾、安神,同时对于各种妇科疾病和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位置】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取穴】站位弯腰,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其余4指向下,中指指尖处。
【按摩手法】以大拇指端用力点压足三里,可加上揉动,至局部产生酸麻沉胀的感觉,每次3~5 分钟。
【艾灸方法】将艾条点燃,燃头对准足三里穴,距离以皮肤感到温热为度,反复在穴位上方做环转运动,或上下如雀啄般的运动,每次10~15 分钟,待穴位皮肤出现红晕即可。
【功效】艾灸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