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一般为阳历11月7-8日交节,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我们日常生活中,通常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立冬便为冬季6个节气的开始。冬者,终也。同时也宣告了今年已经进入到最后一个季节。在此季节,应该为身体进行修养生息,准备蓄积能量,迎接新的开始。
自古便有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节律。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听要睡好“子午觉”,尤其是子时也就是夜里11-1点的时候,才能养好阴阳二气,保证第二天的精神状态。而一日之中的周期,与一年之中的周期是大体一致的。养生方法也略有所同。立冬之后,此时为11月的初期,大地阴阳之气变化的状态相当于我们一天之中的子时(夜间11-1点)。此时期应该减少阳气的活动,让身体多休息,让阳归于阴内而进行孕育涵养。此时的养生习惯应如《黄帝内经》中所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拆,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那具体应该如何做呢?
此时期不宜过多的运动,这是积攒能量的时期,就是让身体休息,阳气降下来,到阴里面去,阴阳合和,阳柔而不燥,阴温而不寒。就像一个人如果熬夜睡不好觉,第二天人的脾气就会大一些,不耐烦一些,其实就是这个道理,阳没有得到阴的收殓,而更易耗散、化火。而反过来,阴没有得到阳的温养,而出现下肢寒凉,双腿沉重无力。那是对于一天之中来说,而对于这一段时期,应该是方向一致,而因时制宜。这么长的时间我们不可能不活动、不工作,那就是要记住一点,“太阳不起我不起,太阳休息我休息。
我们对抗寒冷是需要消耗热量、消耗个人阳气的。此时动物们大都躲起来,找一个相对温暖的地方,减少活动,有的甚至会进行冬眠,这样会减少阳气的消耗。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许多上了年级的人可能会有感触,有些关节或者受过伤的地方,冷了就会疼痛或者不舒服。那是因为一方面天冷了血液循环会变慢一些,另一方面,当寒冷的时候,人的阳气会调动起来到体表对抗寒冷,维持温度,保持体表基本的生理温度需求,这就是在消耗自己的阳气给体表加热,那身体其他部分的气血就会被“借走”,导致本来受过损伤处的经络气血不足、不畅,而产生局部的不适感。所以保暖对于冬季的养护非常重要。
一年四季中最适宜进补的时期也就是秋冬时节。春季阳气生发,肝气旺盛,脾气受克,消化受制,此时若进补最易生火。而夏季,湿气袭人,一身阳气外散,脾胃阳气不足,消化能力是最弱的季节,进补不易消化,而且也不易留存。而秋冬之季,阳气内敛,内脏阳气充盈,脾胃功能相对较强,此时进补一些温补性食物,既能让身体获得热量,还能很好的运化保存这份能量。比如许多女性本身阳气不足,冬天阳气优先供养五脏六腑,所以四肢就相对于平时不足,血脉不能温养四肢,那就可以吃一些当归生姜羊肉汤,可以很好的补血温里,又能养肝养血,使气血由内而外的充盈起来,能很好的改善这一情况,以及面部气色。所以冬季是比较适宜进补的时候,北方还常有“贴秋膘”一说,也就是从秋天开始吃一些热量比较高的食物,贮存在体内,好御寒过冬。这就跟我们为什么在一天之中吃晚餐最容易长肉的道理是一样的。
一天之中如果晚上睡不好,第二天会没精神,在一年之中,如果冬天不藏好阳气,那么春天就缺少生发之气。出现倦怠无力,精神不佳的情况。养生是一个长久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要从每天积累,你慢慢坚持就会看到收获,我们的身体不会撒谎,你的每一份养护,他都会给你好的回馈,而你的每一次任性,也会给你相应的提醒。
供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吕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