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节气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那些事儿——秋分



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

                         唐·元稹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颻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2022年9月23日,秋分。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秋分不仅把秋季一分为二,同时平分了昼夜、阴阳。秋分之后,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气温日渐降低。也是从秋分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才能明显感觉到秋季的凉爽,秋高气爽、蟹肥菊黄,是秋分的标志性景色。

古语云,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打雷是阳气盛的表现,而秋分之后阳衰阴盛故雷声不再;同时天气转凉,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以及秋分后天气干燥,河流湖泊中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开始干涸。秋分时节,整个大自然呈现出一副收敛的趋势,因此我们养生也要顺应时节变化,以养“收”为主。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收敛起居,早睡添衣

秋分之后,夜长昼短,日落时间逐渐提前,因此我们也应顺应时节变化调整作息,做到“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如此则可以将阳气更久地藏于体内,以收敛阳气,抵御外寒。同时,秋分后昼夜温差变大,气温逐渐降低,夜愈深,寒愈重,因此我们应随时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切不可一味“秋冻”,以免寒气入体,袭肺脏、伤脾胃、凝血脉。


收敛运动,轻松平缓

秋分时节,适宜的运动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以及对外界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过运动有讲究,为了顺应秋季养收之原则,秋分时节运动也宜选择一些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比如慢跑、快走,或者太极拳、八段锦等,切不可剧烈运动、大量出汗,以免耗气伤阴。同时,运动中也要做好防护,适时增减衣物,运动后更要注意补水,以防秋燥。


收敛情志,安神定志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唐代诗人杜甫千年前的一首《登高》,将秋季的悲伤情绪展现的淋漓尽致。秋分之后,天气渐凉,人们从过激情绪中调整过来,容易因前段时间身体能量消耗过多,而出现疲软、困乏等状况,严重者甚至会影响生活。同样中医认为,秋在志为“悲”,因此在秋天人们容易产生伤感的情绪。因此秋分之时人们更应该心绪平定,避免情绪过激、悲伤太过。控制悲秋、伤感等不良情绪。


收敛饮食,少辛多酸

秋分之后,秋意渐浓。秋五行属金,与肺相应。五味中,酸收敛补肺,辛发散泻肺,因此秋分饮食宜酸不宜辛。果蔬多酸甘滋阴,可相对多食;葱、姜、辣椒等辛散之品则应相对少食。同时,肺喜润勿燥,秋季又易生燥邪伤肺,因此秋分饮食也宜多食滋阴润燥之食物,如秋梨、百合、银耳等,以生津润肺、养阴救燥。


秋分食谱

银耳百合莲子羹

材料:银耳(干)20g,莲子150g,百合20g,冰糖100g。

步骤:1. 将干银耳撕成小块放入用清水浸泡, 鲜百合洗净去老蒂拔成瓣,莲子剔芯净备用;2. 锅中放入适量的清水,放入银耳、莲子大火煮半个小时;3. 加入百合,并放入冰糖,继续煮半小时;4. 改小火煮至银耳彻底变烂,变成浓稠即可。

功效:滋阴润肺。

穴位按摩,太渊迎香

秋分时节,可通过按摩太渊穴、迎香穴来养肺润肺。太渊穴位于手腕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太渊穴为肺经的原穴,是肺经元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按揉太渊穴可以激发肺经元气,调理肺脏功能。可用一手拇指在对侧太渊穴按揉,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3-5分钟为宜。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点揉迎香穴可以清热散风、祛燥润肺、宣通鼻窍。具体手法为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3-5分钟为宜。太渊与迎香按摩方便,自己即可完成。


秋分导引,掩耳侧倾

二十四节气导引术之秋分为掩耳侧倾式。掩耳侧倾式,就是用心聆听身体内部的声音,该动作可以有效伸展两侧胁肋及脊柱,预防颈椎、肩周、腰背等疼痛疾病,调畅肝胆、益气养肺、集神凝心。具体做法为盘足而坐,两手掩耳,左右反复侧动,各三五次,扣齿吐纳吞津即可。




END

  供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毛鹏鸣

  编辑:崔茜

审核:韩偎偎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