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夏天很特殊,自春节以来,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许多人在家中已“憋”了好几个月,随着疫情的逐渐消退,低风险地区的人们已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门,外出旅游、度假,亲近大自然,享受阳光的照耀。
晴空下的海滩白沙绵延,阳光明媚;蓝天里的草原,一望无际,阳光充足。自然美景令人生丰富多彩,但事物都有两面性,长时间或强烈的日光照射,暴晒处的皮肤会发生急性光毒性反应,出现日光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等日光照射性皮肤病,随着人们外出旅游的增多,其发病人数也在增加。
日光是具有能量的光粒子组成的,一定能量强度的日光照射正常人的皮肤可以出现红斑反应,称为日光的红斑量,属于皮肤对日光照射的正常反应阈值,超过这个红斑量强度的日光照射皮肤,就会对皮肤造成损伤,发生日光性皮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分成三类:长波紫外线(UVA320-400nm),中波紫外线(UVB290-320nm),短波紫外线(UVC100-290nm),其中UVB对日光性皮炎的发生起主要作用。医学研究表明,这个作用可能是通过两个途径发生的。一是快,称为即时性红斑机制,是紫外线辐射使真皮内多种细胞释放出多种炎症介质,使真皮内血管扩张,渗透压增加,出现红斑反应;二是慢,称为延迟性红斑,机制很复杂,是由体液因素和神经血管调节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红斑反应。
西医的日光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炎等,相当于祖国医学的“日晒疮”“风毒肿”,《外科启玄卷九日晒疮》曰:“三伏炎天……受酷日晒曝,先疼后破,而成疮者,非血气所生也。”其特点是皮肤曝晒部位焮红漫肿,甚至燎浆起疱,灼热疼痛,多发生于夏季暑热之时。
日晒疮好发于暴露部位,如面颈、胸背、四肢、手足等部位,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鲜红色,严重时可出现水疱、糜烂;随后红斑颜色变黯、脱屑,留有色素沉着或减退。自觉烧灼感或刺痛感,影响睡眠。症状轻者2-3天内痊愈,重者大约需1周左右恢复。大面积的日晒疮可以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恶寒、头痛、乏力、恶心 、全身不适,甚至心悸,谵妄或休克。部分患者在日晒后,仅出现皮肤色素的变化,呈即刻性或迟发性色素沉着性晒斑。
日晒伤的发生及其反应强度与光线的强弱,照射时间、个体肤色、体质、种族等有关。建议经常参加室外锻炼,增强皮肤对日晒的耐受能力;在晴天或云量少的日子,上午10时到下午2时日光照射最强时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或减少户外活动时间;避免日光暴晒或长时间照射,外出时注意防护,如撑伞、戴宽边帽,穿长袖衣服;户外作业或旅游时,建议常规应用日光保护因子(SPF)15以上的遮光剂,有严重光敏者需用SPF30以上的高效遮光剂。遮光剂要在日晒前至少20分钟使用,并在日光暴露下每2小时补涂一次。
一旦发生了日晒疮,要牢记八个字:及时就诊,正规处理。这个要求的关键是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就诊。
西医方面:轻者给予抗组胺药,重者或疗效不佳者可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联合口服维生素C和维生素E,降低对日晒的红斑反应。局部治疗,轻者选用炉甘石洗剂,稍重者选用冷敷,糖皮质激素乳膏外用。
中医方面:日晒疮和太阳暴晒有关,日光属于阳热之毒,中医辨证以热毒侵袭型为主,治以清热凉血解毒 ,方用清营汤加减。也可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选择清暑解毒颗粒,连翘败毒丸,龙胆泻肝丸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以上诊治方药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医疗美容专业委员会
撰稿:兰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皮肤科)
编辑:王许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