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北京中医药学会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字“北京中医药学会”进行关注
随着手机、电脑高频率使用,久坐、久卧成了当代社会的通病,这就容易造成体内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血瘀体质。
是指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并表现出一系列外在征象的体质状态。多因先天禀赋或后天损伤而成。血瘀体质的特征:面色晦黯,皮肤偏黯、舌下静脉曲张;性格不稳定,心情不快易烦,急躁、健忘;易患疼痛,女性多见痛经或经色紫黑,夹有血块;血不循经,外溢易患出血中风;瘀血内阻则易患癥瘕、胸痹等病。
精神调摄:此证患者多性格不稳定,或忧郁脆弱,或性情急躁。偏忧郁者:应注重培养兴趣爱好,积极主动参加社会活动;偏急躁者:要加强心性修养和意志的锻炼。
饮食调理:宜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如山楂、油菜、番木瓜、金橘、黑木耳、洋葱等。对非饮酒禁忌者,可适量饮用葡萄酒,有利于促进血液循行。于此同时还要结合个人情况,如糖尿病患者:应用枸杞、山楂等含糖高的食材时应适量;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多食黑木耳,黑木耳能够降低血液粘稠度,软化血管。
起居调适:血瘀体质日常生活中应衣着宽松,避免衣裤过紧加重血液瘀滞。同时,应注意保暖,血液得温则行。
运动养生: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舞蹈、健身操等。运动时注意自身的感觉,若有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穴位按摩(手法):可采用中医推拿手法中的散法:有疏散血气、化除结聚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一指禅推等手法,具体操作步骤:拇指自然伸直,余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自然屈曲,以拇指端或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穴位,频率由慢转快,操作时要轻快柔和,可达消瘀散结的作用。
中医治疗:血瘀体质可服用中药调理,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使气血等有形邪实得以消散。在服药期间注意观察大便次数、性状等,如出现泻下如注等表现,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服用消食剂时不可与补益药、收敛药同服,以免降低药效;三七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贵重药材,一般最好冲服;活血化瘀的药物服用应避开女性的月经期。
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撰稿:田婧 崔雪娇
编辑:王许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