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北京中医药学会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字“北京中医药学会”进行关注
自古就有“伍子胥过韶关,一夜愁白头”的故事,现实生活中,当某个人突然遭受重大事件,压力倍增时,也会出现一夜白头的现象。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白发可以从血热与血虚两个角度着手,血热这个因素多见于年轻人压力暴增,急性应激的情况;血虚这个因素则多见于中老年人,至于是兼有肾虚或脾虚……的血虚则需要具体分析了。
本文着重介绍前者。中医认为,突然暴露在巨大压力下时,人们往往会肝气郁结,气郁则化火,这也是刘完素提出“五志过极皆能化火”的原因。而如果短时间内紧张的情绪无法缓解,火热之邪便会迅速深入血分,造成血热。这时,如果自己无法排解情绪时,为避免进一步的损伤,我们就需要寻求大夫的帮助。大夫会选择一些行气,凉血,活血,养血的药物,或者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人体是非常聪慧的,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做出调整。应激反应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的保护性反应,良性应激可以使我们更好的适应环境以及更高效的处理我们遇到的问题。但是“过犹不及”,如果应激过度,就会形成一种病理性应激,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害。
现代研究表明,急性应激情况下:
压力作用于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色素再生干细胞过度激活→色素再生干细胞消耗殆尽→毛发变白,且损伤不可逆。
这与我们前面讲到的“血热”不谋而合。热邪属于阳邪,会加快机体的代谢速度,导致代谢的紊乱,打破人体正常循序渐进的秩序,使之过度消耗后转为衰竭。就像机体正常的运转过程应该是细水长流,但这一下却如倾盆大雨,将水消耗尽了,也反映了《黄帝内经》中“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的思想。
一项实验表明,小鼠受到慢性应激后,一方面,皮肤NF-κB信号转导通路激活,皮肤TNF-α水平会极显著的升高,抑制小鼠毛囊黑色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 酪氨酸酶酶活性的降低导致小鼠毛发颜色改变;另一方面,小鼠受到慢性应激后,可能存在毛囊黑色素干细胞向皮肤表皮的转移。该转移导致毛囊黑色素细胞数量减少, 黑色素合成能力下降,导致小鼠毛发颜色改变。【1】在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中,机体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对应激做出应答: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应激导致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和代谢障碍已被公认为应激类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所以,日常生活中,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一个相对平和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在急性事件发生时,虽然会心急如焚,但也应该及时调整自我情绪,积极寻求他人帮助,多与外界沟通交流,争取将身心损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申晓亮 慢性应激诱导小鼠毛发颜色改变及其机制的研究 学位论文 第二军医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系2015.5
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编辑:王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