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北京中医药学会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字“北京中医药学会”进行关注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此处的红豆为“相思子”,与平常说的红小豆并非一物,半红半黑,有大毒;红小豆正名赤小豆,又名赤豆、朱豆,既可充饥饱腹,又可入药治病;二者应严加区别,以防误食中毒。
赤小豆有赤小豆和赤豆两种。赤小豆偏凉,药用力优;赤豆甘平略偏于补,多当食物。现二者已混用。
赤小豆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退黄、解毒排脓之功。
1、尤其擅长治疗水肿,可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等证。如鲤鱼赤小豆汤(赤小豆150克,鲤鱼500克加加水适量,炖烂,可加少许蒜、陈皮、姜片、盐。每日1剂,7日为1个疗程。)可治疗各类水肿。
鲤鱼赤小豆汤
《食疗本草》云“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 赤小豆煎水温渍足膝以下可治疗脚气病。 此脚气非老百姓所说的足癣,而是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干性脚气不肿,湿性脚气足踝部浮肿,严重的全身浮肿,甚至影响心脏,导致心力衰竭,即脚气冲心。
2、利尿通淋、除湿退黄,治疗黄疸历史悠久。如《伤寒论》就有“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的记载。
3、其解毒排脓之功,可广泛应用于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等证。《神农本草经》记载赤小豆可“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赤小豆末用鸡蛋清或蜂蜜、醋、水等调敷患处,外用纱布包扎,24小时后除去。未愈者再敷。可治疗痈肿未溃者及血肿及扭伤。如配伍苎麻根,以避免赤小豆黏着难遏的缺点。
4、通乳作用。如《产书》云:“乳汁不通煮赤小豆取汁饮之。”《本草纲目》:“辟温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治腮颊热肿赤小豆末和蜜涂之,一夜即消,或加芙蓉叶末尤妙。”《本草再新》:“清热和血,利水通经,宽肠理气。”如赤小豆花生汤(赤小豆50g,带衣花生30g,冰糖20g,加水适量,隔水炖至豆烂熟,吃渣喝汤,每天1次,30天为1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可用于治疗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赤小豆花生汤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
编辑:王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