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康复医学科的中医手法医生,在我的临床门诊中,经常听到患有膝关节痛的中老年患者抱怨:“只要刮风下雨一变天,整个膝盖就像灌了铅,抬不起、迈不动、一动膝盖还嘎嘎响,感觉膝盖里面缺了油。冉大夫能不能告诉我们个办法,让我们自己能够给自己的膝盖上上油?”我说:办法是有的,只要按我说的步骤坚持做,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我们知道老百姓常说的“膝盖”,在我们医学专业术语叫做“髌骨”。它是一个像“栗子”一样的籽骨,髌骨是我们人体大腿股四头肌肌腱汇聚并在膝部传递力量的重要转折结构。在行走跑跳,上下楼梯的时候,髌骨提供膝关节稳定,传递大腿肌肉的力量,承上启下,让我们的身体保持直立(见髌骨示意图)。
古代有种残忍的刑罚叫做“膑刑”,就是把罪犯的髌骨用刀剔除,让人丧失行走能力,战国时代齐国军事家孙膑就被庞涓迫害处以此种刑罚。髌骨紧紧贴着我们的大腿股骨,构成了我们的膝关节结构,髌骨和股骨之间有关节液润滑。膝关节痛的患者,由于关节间的润滑液减少,就会髌骨和股骨直接摩擦,产生炎症反应,出现红肿热痛以及膝关节卡压弹响。医学上有一个专业的病名来命名这个疾病,叫做“髌股关节紧张综合征”。
我们经常让患者自己掌握坐位“膝盖上油四步法”,在家简单解决膝盖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是本次文章想推广给大家的办法。
膝盖上油四步法的总口诀是:一捂二抠三抬四放。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一捂”。患者端坐在椅子上,露出双膝,洗净双手,然后双手相互搓热30秒,然后双手掌心捂住双侧髌骨1分钟,让手上的温度慢慢传递到髌骨深层内侧。
第二步,“二抠”。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双手顺势用手指指尖抠进髌骨和股骨之间的缝隙,维持10秒。并慢慢把髌骨轻轻提起。刚开始做手指会酸,需要不断练习,手指的力量才会慢慢增大,直至将髌骨轻轻提起离开股骨表面。
第三步,“三抬”。在第二步抠起髌骨的基础上,轻轻抬起双侧小腿伸直,脚尖向上并维持10秒。这一步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并让髌骨进一步松解。但需要注意坐椅子的位置要安全稳定,不要发生侧翻摔倒的事故。
第四步,“四放”。这里的放既包括小腿和手指头的放松,恢复到第一步端坐的状态,双手继续停留在髌骨上1分钟。同时也要做到精神放松,因为第二、三步抠动髌骨并伸直小腿的状态容易让人精神紧张,到了第四步,就要学会精神和身体同时放松。
这四步是一个完整的循环,可以从第一步到第四步然后在循环到第一步继续操作。每天建议做3-5个循环,一个循环3分钟时间。手法做到位的标志是:自觉双侧膝盖内发热,血液循环增快,有的会有微微出汗的情况。膝盖会自觉很轻松,特别是在操作完几个循环之后,走路小腿都有劲了。
治疗后的保护也很重要。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在自我操作结束,轻轻擦干膝盖的汗水,不要被空调的风直接吹到膝盖,坚持一个月,就会有非常明显的改善效果。但是对于特别严重的膝关节痛患者,若自我治疗不见效果,还需到医院获得专业医师的指导。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
撰稿:冉明山
编辑:王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