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节气养生 | 芒种养生益气生津避寒凉

节气特点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在每年的6月6日左右,芒为带芒的农作物已经成熟,种为开始下一轮的播种,故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暑湿来临,暑邪易耗气伤津,故养生原则为益气生津。

生活起居

应睡好子午觉,子觉是指夜间23点至凌晨1点,此时阴气最盛,午觉是指白日11点至下午13点,此时阳气最盛,两个时间点都是阴阳交替之时,故夜间应在23点入睡,白日应睡午觉以调整阴阳。由于汗出增多,穿着应轻薄以利于汗液的排泄,汗出后不要立即洗澡,此时汗孔张开,避免湿气的侵袭。

情志调摄

芒种时节由于气温的增高,人们容易产生憋闷感,故尽量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避免恼怒忧郁,这样会使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运动功法

芒种掌托天门式:两脚并拢,头正颈直,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臂侧起,中指尽量向两侧拉伸,立掌,掌根用力,向外撑,掌跟继续向上向外用力,同时双手上举,随之脚跟抬起,保持一会,脚跟落下,手继续上撑,抬头转手指向后,放松,两臂从两侧还原下落,左脚收回,右侧动作同左侧。

声音养阴益气法:夏气通于心,故夏季宜保养心气,可做两手捧于腹前,小指并拢以后手指稍稍弯曲,互相勾到一起放于脐前,右手拳眼向上,左手拳眼向外,搭于脐上,双臂稍稍前倾,深吸一口气,做深呼吸,呼出“真”声,第二声发“灯”声。

饮食养生

苦夏时节,在饮食安排上尤其要注意:


三餐安排需合理

夏季炎热,人们往往出现不欲饮食的情况,也就是“苦夏”。很多常常早上没有食欲,因为晚上熬夜,早上为了能多睡一会儿,常把早餐时间给了回笼觉,早餐也就省了。中医认为早上是阳气生发的最好时间,而且上午需要集中注意力工作和学习,不论是脑力的消耗和体力的出汗劳累的消耗都是非常大的。所以不仅三餐要按时吃,早餐更是非常重要的,早餐可以用鸡蛋、米饭、蔬菜面糊等,自制的早餐饼,这里面的营养搭配包括优质蛋白、碳水化合物、蔬菜等,早餐还可以有一些肉类或者奶酪,自制酱牛肉和自制的酸奶,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不可瓜果代正餐

夏季人们炎热,加上家里要是有中考、高考的孩子们,不仅外面气候炎热,家长比孩子还要着急,内心充满着一团的“火”,内外夹击,清凉可口的西瓜、鸭梨、葡萄等水果就成为去火解暑的渴望美食,甚至有人用一盆水果沙拉代替正餐,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尤其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群。不仅因为这些水果很多为凉性,再从冰箱中拿出来就是冷的,这些水果是不需要加工就进食的,这些都是中医所说的生、冷食物,脾胃虚寒的人进食后更容易伤脾胃,增加季腹泻的发生率。对于想利用夏季好好减肥的人士来说,看似吃了一大盆蔬菜水果,感觉不仅都是膳食纤维,还充满了维生素,而且没有热量,但是一大勺的沙拉酱,就能打破这个减肥的梦。沙拉酱中的热量着实不低呢。


饮食新鲜且清淡

夏季气温适合细菌的滋长,饮食物变质较快,剩饭剩菜尤其是绿色蔬菜叶类食物,最好不吃,避免发生肠道感染。夏季人们饮水较多,冲淡胃肠道的消化液,人们消化吸收功能变得薄弱,中医认为,暑热伤津液耗气,气津两伤,食欲不振,所以饮食物最好要容易消化吸收,如多食些煮菜,汤类。少食不易消化的食品,以防损伤脾胃,在菜品中适量加一些生姜、蒜、芥末等矫味,还可杀菌。


少食凉饮多食粥

夏季胃肠功能薄弱,可适量食一些冷饮以解暑热,但不可过量以防止损伤脾胃。俗语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恰恰是为了防止寒凉伤胃所制,除在饮食中添加酌量添加生姜外,还可添加肉桂、丁香、茴香、八角、孜然、肉豆蔻、草果等温中行气化湿之品。李时珍云:“粥乃人间第一补物”,夏季人体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故食粥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水分。如薏米赤小豆粥、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薏米粥、薄荷粥等均具有解暑祛湿之效。既可补充人体损失的津液,又可防治暑热侵袭人体。


推荐自制茶饮

夏天经营冷饮店,茶饮店的生意非常火爆,常常手里端一杯冷饮,对于防暑降温,冷饮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一次不能吃太多。现在学校家里多有空调,室内也不是很热,实际上身体是不需要太多冷饮的。在家里也可适量喝绿茶、花茶、酸梅汤和适合体质的中药代茶饮,这些都是不错的暑热夏季的清热饮品。


1
藿香佩兰茶

佩兰叶、藿香各3g,沸水冲泡代茶饮,可清热解暑芳香开窍醒脾,改善食欲,佩兰还有一个省头草的名字,可以改善因湿邪困重引起头晕头昏沉等症状。

2
清宫和中调胃代茶饮

菊花三钱,莲子带芯三钱,谷芽三钱。治脾胃不和,时有浮热熏蒸,胸膈不爽,身肢觉倦。

3
古法酸梅汤

乌梅肉50g,薄荷6,山楂10g,陈皮6g,桂花3g,白糖适量,上述材料纱布包好,加水1.5L,大火烧开,转小火熬30分钟,取出药包,加入适量白糖即可。

4
生脉代茶饮

组成:《清宫医案研究》记载嘉庆朝医案(四 玉贵人-4.血枯抽搐救治案)给与生脉代茶饮,党参三钱,麦冬去心四钱,五味子一钱五分,煎汤代茶。治疗期气血俱伤。

现在调整用药和剂量,如生脉饮:人参3g(可用党参或者西洋参替代),麦门冬10g,五味子5g,水煎,取汁,不拘时温服,可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尤其对于夏季出汗较多,伴有心悸乏力口干的人群。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

  撰稿:杲春阳 张晋

  编辑:王许

审核:杨娜  监制:邓娟

北京中医药学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