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中药科普 | 抗疫中药方,麻黄有担当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解表发汗、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色黄味辛”,麻黄是中药学教材解表剂里的第一味中药,在《伤寒论》中含有麻黄的方剂有13方,《金匮要略》中含有麻黄的方剂有18方[1],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这次新冠肺炎,中医药展示了其独特的优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2],收载含有麻黄的中成药2种,方剂5种,出镜率极高。

草麻黄原植物图

草麻黄果


一、古代医书记载

麻黄又名龙沙,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Bge. 的干燥草质茎。古人对麻黄名称及产地早有论述,《名医别录》中载:“麻黄生于河东、晋地,立秋采茎,阴干使之变青。”陶弘景云:“今出青州、彭城、荥阳、中牟者为胜,色青而多沫”。《广雅》云:龙沙,麻黄也。麻黄茎,狗骨也。《吴普》曰:麻黄一名卑相,一名卑坚,神农雷公苦无毒,扁鹊酸无毒,李氏平,或生河东,四月,立秋采(《御览》)。

汉代《神农本草经》将麻黄归于中品:“麻黄,味甘、温、无毒。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一名龙沙”。《本草纲目》:“散目赤肿痛、水肿、风肿……麻黄乃肺经专药,治肺病多用之,仲景用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本草正义》指出:麻黄轻清上浮之品,为发汗解表之第一药。名之为第一药者,即它药不可替代。


木贼麻黄原植物图中麻黄原植物图

二、麻黄不同炮制品的功效区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2],多次出现含有麻黄的成药和方剂。医学观察期乏力伴发热推荐用药:金花清感颗粒里有蜜麻黄,连花清瘟胶囊里有炙麻黄;临床治疗期用药:清肺排毒汤中用麻黄9g,轻型寒湿郁肺证推荐方剂中用生麻黄6g,普通型湿毒郁肺证推荐方剂中用生麻黄6g,寒湿阻肺证推荐方剂中用生麻黄6g,重型疫毒闭肺证推荐化湿败毒方剂用生麻黄6g。历代古籍记载中麻黄炮制方法有水煎、蜜炙、酒制、醋制、浸泡、烘干等[9]。现代麻黄的炮制方法主要有生用、制绒和蜜炙法等,其中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录了麻黄和蜜麻黄。那么麻黄的各个炮制品有什么区别呢?

生麻黄以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力强,故临床多用于风寒表实证,治疗风水浮肿、阴疽、风湿等;

蜜麻黄以炼蜜炒制而得,性温且滋润,辛散发汗力偏柔和,以宣肺平喘为主,多用于咳嗽、支气管哮喘等,亦用于体质虚弱者、小儿及久咳未愈者;

麻黄绒作用更加平和,适用于小儿、体质虚者及老人。

三、麻黄应用注意事项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麻黄味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药典规定,麻黄饮片用法用量应为2-10g[3]

警惕过度发汗。由于麻黄发汗作用很强,表虚多汗的患者不适合用麻黄,夏季用麻黄需要调整用量。同时,如果在感冒时,除了服用含麻黄的中药,还服用一些西药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时,一定要注意,这种叠加的作用可能会导致发汗太多而虚脱。

警惕过度兴奋心脏。麻黄中的麻黄碱有中枢兴奋作用,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质下中枢,可缩短巴比妥类药物的催眠作用时间,亦能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4],所以当用量过大或者本身体质虚弱,服用麻黄制剂就有可能会出现心慌心悸、失眠等不良反应。如果服用麻黄的同时再服用含有兴奋类成分(如含咖啡因)的饮料或药品,出现心脏毒性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警惕升压作用。麻黄中的麻黄碱及伪麻黄碱均具有升高血压,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4]。如果患者患有高血压,服用降压药时需要监测血压值,以防血压波动。另外,伪麻黄碱是很多复方感冒药的有效成分(例如白加黑、新康泰克等),一般情况下,麻黄以及含有麻黄的制剂也不宜与这类复方感冒药同用。

参考文献

[1]王蕊. 吴佩衡运用麻黄的经验研究[D].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国卫办医函〔2020〕184号.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320.

[4]张梦婷,张嘉丽,任阳阳,王俊,樊佳佳,张晓存,刘霞.麻黄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6,11(9):1917-1921,1928.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

  审稿:曹俊岭 巩颖

  编辑:王许

审核:杨娜  监制:邓娟

北京中医药学会 中医药人之家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