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科普 | “疫”无情,“艾”有情
发布日期:2020-05-28 21:12:06
浏览次数:561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中医药在救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众多的中药中“艾叶”身先士卒,为我们的防护与救治工作保驾护航。
早在春秋时期,《庄子》中就有记载“越人熏之艾”。《离骚》中记载“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晋朝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提到:“断瘟疫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佳也”。说明以艾叶熏蒸达到消毒隔离的作用已有广泛应用。隋唐时期,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唐代诗人韩愈在《谴虐鬼》中写道:“医师加百毒,熏灌无停机,灸师施艾炷,酷若烈火围”。可见已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在疫情发生时使用艾叶进行防疫治疗。明清时期,《普济方》也中论述了用艾灸治疗时气瘴疫及霍乱。目前临床上多使用艾灸条点燃,利用艾烟对临床环境进行空气消毒,对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艾叶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也是世界上著名艾灸疗法的原材料,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其内服可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可祛湿止痒。因其有小毒,故内服要控制用量,并不可久服。
艾叶长什么样呢?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的干燥叶。其叶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哪里产的艾叶质量最好呢?湖北蕲春县所产的蕲艾叶为艾叶的道地药材,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挥发油、总黄酮及其鞣质等活性物质的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地区所产艾叶的平均含量。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样描述蕲艾:“艾叶本草不著土产,但云生田野,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四明者图形。近代惟汤阴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
艾绒是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按一定的工艺,经粉碎、过筛后所得的细软绒状物。质量好的艾绒呈灰黄色、浅褐黄色,质轻柔绵软,手指揉捏无粗糙感且不扎手,气微香。按原料艾叶的贮藏时间长短不同,将加工成的艾绒分为新艾绒与陈艾绒,陈艾绒又分为一年陈、二年陈、三年陈等。古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
艾绒质量的优劣是影响艾灸疗效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新艾绒做的艾条挥发油含量高,火力猛,易灼伤皮肤、经脉;陈艾绒因挥发油散失较多,柔而不燥,热而不烫,临床效果理想。因此,艾灸最好选用存储3年的陈艾叶制作。
[1] 徐岳鑫.野艾叶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海峡药学2019年第31卷第11期:103-105.
[2] 赵莉,武娟等.汤阴艾叶品质研究.亚太传统医药.2019年6月第15卷第6期:24-26.
[3] 武娟,万定荣等.艾灸疗法原材料艾叶和艾绒的鉴别.中国药业.2019年6月5日第28卷第11期:1-3.
[4] 胡伟尚,吴巧凤.中药熏蒸防疫历史沿革与现代应用探讨.中草药.第51卷第4期2020年2月:895-901.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中成药专业委员会
撰稿:郭丹丹 徐婷婷 张鹏
审稿:林晓兰
编辑:王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