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中药科普 | “根”你在一起之板蓝根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如今的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肆意蔓延,中医药对此次疫情的显著治疗作用有目共睹。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平稳,援外医疗队带去新冠抗疫经验的同时,也将中医药治疗成果在其他国家推广应用,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

由国家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连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胶囊都是治疗新冠肺炎的窗口期用药。这两种中成药的组方当中,都包含着一味神奇的中药,他就是抗病毒小能手——板蓝根,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并了解它吧。


南、北”板蓝根

板蓝根具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板蓝根冲剂味道甘甜适口,一直是家庭常备用药。在气候炎热容易上火的南方也被当做保健凉茶日常使用(南板蓝根)。2003年非典暴发后,由于板蓝根具有预防流感、抗病毒的药理作用,对肺胃热盛引起的咳嗽感冒,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效果显著,立刻成为举国上下抢购的“神药”。此后每当流感高发时节,人们不约而同都会想起板蓝根。

板蓝根的名称最早出在《太平圣惠方》卷二十的虎掌丸中。2015版《中国药典》收录的板蓝根有两个来源,即(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

(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tinctoria L.)的根;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的根茎及根。

(北)板蓝根(菘蓝):分布于内蒙古、陕西、甘肃、北京、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贵州等地,常为栽培;南板蓝根(马蓝):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等地。

目前市场有很多抗病毒的中成药均含有板蓝根。例如:蒲地蓝口服液、蓝芩口服液、复方鱼腥草合剂、抗病毒口服液、复方双花口服液以及本次疫情推荐的连花清瘟胶囊和疏风解毒胶囊。大部分中成药组方使用的都是“北板蓝根”,即药典收载的“板蓝根”。


板蓝根的“本领”


1、抗病毒:靛苷为其有效抗菌、抗病毒成分,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性肝炎、流行性感冒、单纯性疱疹性口炎、咽炎以及肺炎等病毒,有预防或治疗作用。

2、清热、退热:板蓝根有机酸类化学成分,能清除人体内的毒素和过氧化自由基,从而避免了人体体温的不正常升温,能避免发烧现象的发生,保护机体不受高烧的伤害。

3、生津、清火:性味苦寒不但可清热解毒,还可祛湿生津、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等,可治目赤头痛。

4、凉血利咽:可治心胃火毒炽盛之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大头瘟、头面红肿、咽喉不利等。


板蓝根可以随便服用么?


当然不可以!板蓝根性苦、寒,归心、胃经,体虚没有实火热毒的忌服,脾胃虚寒者慎用。有报道板蓝根口服可引起消化系统症状或引起溶血反应,注射液可导致过敏反应,比如引起荨麻疹、多形性红斑、过敏性皮炎、多发性肉芽肿,还有过敏性休克等。尤其以下这三类人群可千万别乱服用。

1、过敏体质者禁用板蓝根:过敏反应绝大多数为板蓝根注射液所引起的,表现为头昏眼花、气短、呕吐、心慌、皮疹,有时为全身多形红斑型药疹,严重者血压下降而出现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

2、年老体弱者慎用:板蓝根属寒凉之品,故用于实热之症,年老体弱患者大多脾胃虚寒,长期大量使用,就会使其体质进一步下降,还可出现口淡、疲乏等症状。

3、糖尿病患者小心服用:糖友们选择板蓝根颗粒时,一定要看清是否含糖,服法、用量必须严格遵照包装上的药品说明使用。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品。

END


  源:北京中医药学会中成药专业委员会

  撰稿:刘丹 李敏

  审稿:林晓兰

  编辑:王许

审核:杨娜  监制:邓娟
北京中医药学会 中医药人之家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