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作为常用的补益类中药,药食两用,可调和百药、解百毒 ,素有“国老”之称。其功在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临床应用广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当下全球高侵入性的传染疾病,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的防治过程发挥了独特优势,尤以甘草位列高频次使用的中药之首,在此次疫情中医药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从中医角度的认识而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湿、毒、瘀、虚”等致病特点,甘草以清热解毒的作用,祛除患者体内表里上下的疫毒之邪;以祛痰止咳的作用,调畅肺气、祛除湿邪瘀阻;以补脾益气、调和作用,改善机体肺脾气虚之邪。甘草以其综合疗效贯穿应用于新冠肺炎预防期、初期、中期、重期、恢复期的治疗。
从西医角度的认识而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通过触发免疫损伤、细胞因子风暴等方式发生,治疗药物多从抗炎、抗病毒、抑菌作用出发,而甘草的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癌等功能特性,其主要成分甘草甜素、甘草多糖均有抗病毒、增强免疫、增强白细胞杀菌能力作用,故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
甘草在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里频频出现,而中药复方具有综合调节、协同作用,治疗多以此为主。复方常见麻杏石甘汤、银翘散、清瘟败毒饮等,制剂见连花清瘟胶囊、复方甘草片、金花清感颗粒等。甘草在使用时存在生甘草与炙甘草之分,亦在新冠肺炎的不同病程阶段进行选择。生甘草解毒力较强,多用于清热解毒,故新冠肺炎的中期、重期多应用生甘草;炙甘草药性平和,补益调节能力较强,可用于新冠肺炎的初期、恢复期。《中国药典》规定其正常用量1.5~9g,甘草虽为补益药,但不可久服或过量,否则易引起水肿、高血压、低血钾等症,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孕妇、性功能障碍、月经有问题等人群应谨慎使用。在与其他中药合用上,避免与大戟、芫花、甘遂等药材合用;在西药联用上,注意不与降压药、利尿剂、降糖药、水杨酸类药物合用。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蔓延之际,明确甘草的使用与注意,将甘草疗效发挥最大化,充分利用中医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优势,愿尽快渡过此次疫情难关。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作者:杨婷、林志健、张晓朦、张冰
编辑:王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