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春暖”,常被用来赞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太平广记•卷一二•董奉》:相传三国吴人董奉隐居庐山,为人治病不收钱,仅要求重病治癒者,植杏树五株,轻者一株,数年后得杏树十余万株,蔚然成林。后便以杏林指医学界。
己亥庚子之交,新型冠状病毒在湖北江城武汉爆发,并迅速向全国蔓延。在这次疫情的医疗救治中,中医药又一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20年3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明确表示各有关医疗机构要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在抗疫实践中筛选的方剂和中成药里有一味中药赫然在列,它就是“苦杏仁”。
杏仁,只是一个统称,准确地来讲,杏仁分为苦杏仁和甜杏仁。苦杏仁一般作为药用,而甜杏仁则作为常见的杏仁制品出现。
可为什么作为药用,非用“苦”的杏仁,且还能做为防疫中药之一呢?俗话说“良药苦口利用病”,杏仁的疗效难道和“苦”有关系?让我们从借鉴古人智慧、追踪现代研究,看看药用杏仁的古往今来,查查它的户口,找找答案。
我国2015版药典收载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unus armeniaca L.var.ansu Maxim.、西伯利亚杏Prunus sibirica L.、东北杏Prunus mandshurica ( Maxim.)Koehne或杏Prunus armenia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和核壳,取出种子,晒干。
【性状】 本品呈扁心形,长1~1.9cm,宽0.8~1.5cm,厚0.5~0.8cm。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一端尖,另端钝圆,肥厚,左右不对称,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合点处向上具多数深棕色的脉纹。种皮薄,子叶2,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苦。
【性味与归经】 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 5~10g,生品入煎剂后下。
【注意】 内服不宜过量,以免中毒。
【成分】含苦杏仁苷、脂肪油、蛋白质及各种游离氨基酸、苦杏仁苷酶等。
可见,诸多称作杏仁的,在药典里上了“户口”的只有“苦杏仁”并且其植物来源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呢。
杏仁的产地
杏仁主产于河北、山西、河南、北京以及辽宁、吉林等省。其中河北、山西产量大、质量优。甜杏仁和苦杏仁其实物种是一样的,但多以苦杏仁入药,甜杏仁过去中药店经营过,现已不用。
苦杏仁的临床应用
1.降气止咳平喘。风寒风热都可以使用。
最新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清肺排毒汤”被列入中医临床治疗期首选。清肺排毒汤由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治疗由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的经典方剂优化组合而成,包括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组方合理,性味平和,在其中苦杏仁作为辅助药,协助麻黄,用于实证喘嗽,肺热明显者加配石膏。
2.润肠通便。用于治疗气虚和肠燥所致的便秘(习惯性便秘)。
苦杏仁在处方使用中规定用量为5~10g。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糖尿病患者及心血管、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孕妇,婴儿慎服。
苦杏仁是毒物吗?
热播古装电视剧《甄嬛传》里的安陵容畏罪,吃大量杏仁当场自尽。这会是真的吗,治病救人的杏仁,怎么又成了杀人的毒物呢?
苦杏仁苷本身没毒,遇水后,在苦杏仁苷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氢氰酸、苯甲醛和葡萄糖,而氢氰酸是引起中毒的罪魁祸首(氰酸离子被吸收入血后,可随血流到达人体的各个组织,快速与组织利用氧的重要物质——细胞色素及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结合,从而阻碍细胞色素的氧化作用,使细胞不能呼吸,导致细胞内窒息,进一步引起组织缺氧)。但同时,氢氰酸并不一无是处,适量的氢氰酸可使肌肉麻痹,也是苦杏仁止咳的主要成分。正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要点在于生熟,以及用量。
一般认为杏仁越苦,毒性越大,生吃数粒就可出现中毒症状。许多氰化物都有一种特殊的气味,常称之为“苦杏仁味儿”,所以在一些影视作品里侦探破案时,说在案发现场闻到了苦杏仁味,就初步判断是氰化物中毒。从生吃苦杏仁到出现中毒症状的潜伏期一般为2~9个小时,甚至更长。中毒的轻重主要与摄入量的多少以及年龄有关。所以苦杏仁生用时必须在医师和药师的指导下适量使用,切不可随意随量使用。
苦杏仁的炮制及饮片应用
苦杏仁的炮制加工从汉代去皮尖炒至清代去皮尖,蒸熟捣碎法等。其意义都在为苦杏仁脱苦减毒,使之药性温和。《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有苦杏仁(生)、燀苦杏仁、炒苦杏仁三种饮片,各自的炮制方法、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如下。
杏仁药用与食用,区别就在于那点苦上,苦正是苦杏仁苷的味道,苦尽甘来;正如中医杏林春暖,将会在人类抗击疫情的历史上重济苍生,苦至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