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香药求真 | 话艾叶

为了祖国的未来,快来关注我们吧

艾属于菊科植物,艾叶是一种节令用品,也是重要的药品,也是一种食品,前几天,我在家也做了次艾叶米果,香味沁人心脾佳,色彩墨绿。


文人写艾


《诗经》中与写到艾的诗句至少有八首,如:

《采葛》写道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毛滂的《踏莎行·天质婵娟》也很有意思:

天质婵娟,妆光荡漾。

御酥做出花模样。

夭桃繁杏本妖妍,文鸳彩凤能偎傍。

艾绿浓香,鹅黄新酿。

缘云清切歌声上。

夜寒不近绣芙蓉,醉中只觉春相向。


仪式之用


端午是在农历五月初五,二五相重,而且古代是一月建寅,顺序而至五月属午,故五月初午称为端午。端午节是中国人民重要的历史传统节日,是人们祈福消灾、欢庆娱乐、饮食文化的民俗节日。端午节的起源,与上古先民择端阳“飞龙在天”吉日祭祀龙祖有关,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各地端午习俗不同,如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条、下河洗澡、拜神祭祖、食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


端午纪念屈原说是近几十年讲的比较多的,我打记事时起,就记得端午喜欢的有三件事,一是采鲜野艾叶做野菜米果,二是包粽子,三是在这天可以到下水游泳。插艾叶,戴香囊是大人的事,我那时候极不在意它们的,所以印象不深。之所以在端午开始以后会制作与佩戴香囊,与天气热后蚊虫增多,易出现传染病有关。


【宋】释慧性有偈颂一首说到艾的用途
杀人刀,活人剑,劈破虚空成两片。
千妖百怪尽潜踪,万象森罗光影现。
艾人与门神,端的见不见。
拄杖子聊通一线。


艾的药用


艾作为药用始载于《本草经集注》,书中记载:


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生田野。三月三日采,曝干。作煎勿令见风。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治癣甚良。


主要成分:艾叶有特殊的香味,来源于所含的挥发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1,8-桉叶精、α-侧柏酮、α-水芹烯、β-丁香烯、莰烯、樟脑、藏茴香酮、反式苇醇、1-α-松油醇。


艾条与艾绒:一般于春夏之际采艾叶,凉晒干,碾碎去粗茎和叶脉。制成艾条或艾绒,用作艾叶温针等治疗用具。

生艾叶:常煎水外洗,泡脚浴身,可以散寒湿,温经络,止疼痛,还可治疗湿脚气(表皮真菌感染),取用适量。


炮艾叶和艾叶炭是炮制过的艾叶,可以内服,能温经止血、暖胃散寒,用于多种内科疾病治疗,如胶艾汤就是一张治疗妇科病的经方。


药理作用


药理研究发现,艾叶所含的挥发油有很多药理作用,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均有抑制作用,还能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反应;其它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和利胆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止血作用,抗过敏和兴奋胃肠道及子宫平滑肌的作用。这些不同的作用与炮制方法及配伍有关。


艾叶使用建议


在冬季传染病流行期,如果没有过敏性哮喘等病人,可以隔几日在家燃熏1次艾草。方法是将艾绒捻成小拇指大小的艾柱,点燃。

如果有湿脚气如香港脚,可以鲜艾叶煎水泡脚,坚持1周左右的时间。

配草果、苍术、乳香、檀香等香料药,做成香囊佩带于内衣外,亦有一定的防疫作用。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

  编辑:王许

审核:杨娜  监制:邓娟
北京中医药学会 中医药人之家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