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科普文章】庚子年立春话养生

为了祖国的未来,快来关注我们吧

立春

我国农历24节气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规律,不仅指导农事活动,也影响着人们健康寿命和疾病的发生。24节气中有八个重要的节点,立春就是其中之一。立春节气养生要顺应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养生就是重视生发人体阳气。《素问·六节藏象论》“时立气布”到了四“立”的重要节点,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开始,相应的气象也将敷布表现出来了。每一年年岁有太过不及的不同,24节气养生也随之变化。




庚子年立春如何吃




庚年为燥运太过之年,饮食上以苦温、甘辛为宜。燥属阴为凉,中医认为火克燥,燥气太强的时候,自然界会出现火热来克制燥气,所以常燥热并见。因此在庚子年立春,在食用常规有利于生发阳气的食物时候,还要注意不要过多食用太热食物。

韭菜有助于人体生发阳气,中药里韭菜的种子,辛甘温具有温补肝肾、壮阳固精的作用,现代研究韭菜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与维生素C,对于保护阳气提高免疫力有帮助,但是过多食用韭菜,则辛阳发散过度容易化燥,所以要适度,可以与酸甘咸凉食物搭配食用。

“咬春”:

中国饮食文化中有立春吃春饼“咬春”,春饼中的蔬菜有多种搭配,比如豆芽菜、萝卜丝、鸡蛋丝,可以选择黄豆芽、绿豆芽,符合中医养生“发陈”发散除旧布新,也有健脾、清热祛湿的作用。




立春时节运动养生




立春是春天刚刚开始,阳气开始生发之际,太极拳、自我按摩等适当运动有助于全身的经络、气血、骨骼、肌肉动起来。运动量以微汗小劳为度,时间适宜选择阳气增长最快的时间,早晨8点-9点为宜。

坐立调息功法:

《千金方衍义》记载的先春养阳法:每日闭目静心而坐,心中想肝及肝经循行,咽津七口,送下丹田,起立,双手自抱两胁微摇三此,象鞠躬样,再立起身体,调整呼吸。再坐下如前法,咽津七口,送下丹田,一月行六次,多做更好。气息调匀、经络通畅,有利于春季肝气肝血条达顺畅,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立春时节梳头养生




人的头部是“诸阳所会”,汇聚了人体的重要经脉和四十多个大小穴位以及十多处特殊刺激区。隋朝名医巢元方指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使头发不白之作用。苏东坡认为梳头促进睡眠更有深切体会,曾说:“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

梳头方法与梳子选择:

先从前额发际向后梳到颈后发根处,再俯身从后颈发根梳到发梢末端。然后从左、右耳上部分别向相反方向梳理。每个部位的动作可重复5~6次,以头皮有热、胀、麻感为佳。梳头保健要注意方法:一是全头梳;二是坚持一定的时间,每次梳头十分钟左右,大概百余下;三是用力适中,以使头皮产生微热感为好。也可以指为梳,用手指梳理头发,同时有按摩头皮的作用。

梳子以牛角梳、木梳为好。另外梳齿宜宽大,这样既能确保在梳头时对头皮有一定力度的按摩作用,又不至于拉伤头发。




立春时节自制香囊




避瘟散香囊成分


苍术、柴胡、大黄、羌活、细辛、吴茱萸各等分,打散,装袋。

香囊有避邪除秽的作用


疠气,即疫疠之气,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病邪,又有瘟疫、疫毒之称。明·《本草经疏》言:“芳香之气,能避一切恶邪”,直言芳香之品可以避秽浊。香囊于明清时期发展顶峰,具有材质各异、种类繁多、形状不一、功效齐全等特点。清徐大椿著《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曰: “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中医认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调整六经经气升降出入正常不息,改善气滞血瘀、痰浊寒阻,达到匡扶正气、祛除浊气功效而起到防治疾病作用。苍术入太阴经、细辛入少阴经、吴茱萸如厥阴经、羌活如太阳经,大黄入阳明经,柴胡入少阳经,六药入六经,通过经络穴位,经气血经脉的循行而遍布全身,起到调节气机、疏通经络的作用,使气血流畅、脏腑安和,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立春时节养生要处处保护阳气




感受寒邪,易损阳气,春捂防寒,寒凉伤胃。最近防疫情有人推荐一些苦寒中药,切忌过量、过多应用,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另外中医认为劳则耗气,过度烦劳也会损伤人体阳气,劳逸结合最好。

《素问·刺法论》对于今年相关的大疫有一段专门论述:“勿大醉歌乐,其气复散,又勿饱食,勿食生物,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强调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主要是不要食生冷食物,防止酒醉生湿、辛热发散阳气,适当运动,不可久坐暴食使气机庸滞,饮食宜甘味宜淡味,甘以健脾益气,淡以利湿气。

立春是一年之中第一个节气,这个节气注意生发阳气,养生治病首要扶阳,保护好我们的阳气,避免过度损耗。
“大气已转,其气乃散”,无论是功法还是香囊,情志养生,避寒就温,都是有助于气机运行,防病去病,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


编辑 | 王许

审核 | 邓娟

北京中医药学会 中医药人之家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