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药趣谈 | 熟地黄
地黄
地黄饲老马,可使光鉴人。
吾闻乐天语,喻马施之身。
我衰正伏枥,垂耳气不振。
移栽附沃壤,蕃茂争新春。
沉水得稚根,重汤养陈薪。
投以东阿清,和以北海醇。
崖蜜助甘冷,山姜发芳辛。
融为寒食饧,咽作瑞露珍。
丹田自宿火,渴肺还生津。
愿饷内热子,一洗胸中尘。
——苏轼
诗的由来
绍圣元年(1094年)苏东坡被贬惠州。在这里,他寻仙访道,寄情山水。他亲自登临罗浮山,并用山上的葱茏之竹做成水槽,引水开辟药圃,在园中种植人参、枸杞、地黄等草药,并写诗纪念。此诗正是其中一首。
地黄是一味非常重要的中药,有很多神奇传说。《抱朴子》中记载,楚文子服地黄八年,夜视有光,手上车弩也。唐代《酉阳杂俎》中记载,有人用地黄饲一五十岁老马,竟然能使其产下三只小马驹,且此马百三十岁乃终。白居易在《采地黄者》中说达官贵人用地黄饲养马匹“可使照地光”。
①内热子:内热言内心欲望炽烈。《孟子》:“不得于君,则热中。”注:燥热心急也。《庄子》:“我其内热与。”“内热子”一语双关,既合地黄之药性,又暗讽将自己贬黜至此的政敌。
熟地黄
性味归经
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
1.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
2.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内热消渴
3.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使用注意
本品性质黏腻,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湿盛中满,食少便溏者忌服。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本草备要
《神农本草经》:味甘,寒。主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
《药性赋》:熟地黄补血且疗虚损,生地黄宣血更医眼疮。
《本草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日,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