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方药趣谈】淡竹叶

为了祖国的未来,快来关注我们吧

满江红·咏竹

(明·陆容)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名淇澳。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这首词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对竹子的描写,竹林美景虚实结合,突出了竹子不畏严寒、珍奇的高贵品质,用笔含蓄,耐人寻味

淡竹叶

性味归经

性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功能主治

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治热病口渴,心烦,小便赤涩,口糜舌疮,牙龈肿痛。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6-15g

医家备要

1.《本草纲目》:去烦热,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

2.《生草药性备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痔疮毒。

3.《现代实用中药》:清凉解热,利尿。治热病口渴,小便涩痛,烦热不寐,牙龈肿痛,口腔炎。

北京中医药学会 中医药人之家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