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今解 | 普济消毒饮之方解故事
发布日期:2020-04-09 22:02:19
浏览次数:480


普济消毒饮主治“大头瘟”。
“大头瘟”即现代所说的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为丙类传染病。因它首先引起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严重时会造成头面焮红肿痛,甚至连及颌下颈部,因此,古籍中有时也称“虾蟆瘟”。中医认为,这个病是因感受天行风热邪毒,侵犯三阳经络而引起的。
普济消毒饮是李东垣(1180~1251)所制。载于其弟子罗天益整理的《东垣试效方》:“泰和二年,先师以进纳监济源税,时四月,民多疫疠,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头天行’,亲戚不相访问,如染之,多不救。张县承侄亦得此病,至五六日,医以承气加蓝根下之,稍缓。翌日,其病如故,下之又缓,终莫能愈,渐至危笃。或曰李明之存心于医,可请治之。遂命诊视,具说其由。……服尽良愈。……全活甚众。时人皆曰:‘此方天人所制’。遂刊于石,以传永久。”普济消毒饮子:“黄芩、黄连各半两,人参三钱,橘红、玄参、生甘草各二钱,连翘、黍粘子、板蓝根、马勃各一钱,白僵蚕炒七分,升麻七分,柴胡二钱,桔梗二钱。”人参在方剂中有,在方解中无,后世亦多不录。
李东垣师从易水学派张元素,后来成就超过其师,被尊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是“补土派”的宗师,影响深远。
他的方子多是自带方解,倒也省了后世学人的妄揣。“用黄芩、黄连味苦寒,泻心肺间热以为君;橘红苦辛,玄参苦寒,生甘草甘寒,泻火补气以为臣;连翘、黍粘子、薄荷叶苦辛平,板兰根味苦寒,马勃、白僵蚕味苦平,散肿消毒定喘以为佐;新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不得伸;桔梗辛温为舟楫,不令下行。”
临床治病辨证,选择成方加减运用,相对容易。而创制一个新方,难!写一张方子,看似轻松,其实是个系统工程。开好一个方子,不仅要知生理,还要明病理,更得通药理。知脏腑特性,知病人素体,知五运六气,是为知生理。明经络脏腑之病位,明虚实寒热之病性,明轻重缓急之病情,是为明病理。药味选得精,剂量拿得准,标本拎得清,是为通药理。用药如用兵,一张好方子,每味药的治疗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毒性作用受到很好抑制,宛如整体。
普济消毒饮自创制以来,一直是治疗“大头瘟”的专方。这在后世方里不多见。就是因它切合病机,选药得当,组方合理。“大头瘟”病位在头面,病性属风热,故用重剂芩、连清上焦毒热。玄参、甘草助其泄热,而又能养阴益气,使祛邪而不伤正。连翘、牛蒡子、板蓝根、僵蚕、马勃清热解毒且善散结消肿。升、柴引经,桔梗引药上行,这后三味药,确保药效能够精准到达病位。
易水学派最精药理,张元素在《内经》理论基础上,创制了药物的升降沉浮学说,明确了药物的归经和引经报使。充实和完善了中药的药学理论。故从方剂的原创性来看,除张仲景外,张、李师徒贡献最大。
治疗瘟疫,任何药物、药方都只是见招拆招的被动防守,疫苗才是关键。随着主动免疫的普及,流行性腮腺炎见得越来越少。
古方新用,有专家用普济消毒饮治疗颜面丹毒、急性扁桃体炎、带状疱疹、急性淋巴结炎等病症也有效验。
我曾用它治过两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