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中医科普 | “白果”有毒 食之谨慎

提起银杏,人们总是会想到金色的银杏大道,当秋风飘过,黄色叶片缓缓飘落,便把我们带进不一样的梦幻王国。走在铺满金黄色叶片地面上遥望远方,我想不论是谁都会陶醉其中。



但也有不少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对银杏果实坊间的功效传闻开始议论纷纷:认为“果实”有很强的滋补效果可以煲汤、泡茶强身健体。

银杏“果实”真的像坊间说的那样能"滋补"吗?其实并非如此,它不仅不能补,而且生食有毒!

银杏“果实”在我国有很久的用药历史。所谓“果实”其实它并非植物学真正意义上的果实,而是种子。因为银杏是古老的裸子植物,它们的种子是没有果皮包被的,这也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银杏外面肉质,像果皮的部分其实是它的外种皮,坚硬骨质的硬壳是中种皮,种仁外侧的一层薄膜是内种皮。银杏种子入药,中药名称为白果,味甘、苦、涩,性平;有毒。归肺、肾经。所以再次呼吁大家白果有毒,请不要擅自食用!

银杏的雄花和杨树、柳树、桑树的花一样,都是葇夷花序。种子椭圆形,卵圆形或近球形,长2-3.5cm,成熟时黄或橙黄色,被白粉,外种皮肉质有臭味,中种皮骨质,白色,有纵脊,内种皮膜质,黄褐色;胚乳肉质,胚绿色。白果在我国用药历史悠久,首载于元代的《日用本草》,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止咳平喘药。目前被收录《中国药典》的除了白果外,还有银杏叶。银杏叶制剂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有良好的疗效,如银杏叶片、胶囊、滴丸等。能活血化瘀通络。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脑梗死见上述证候者。另外银杏叶也可做药枕,对高血压、头晕、健忘、多梦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白果有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咳嗽、白带、白浊、遗精、淋病、小便频数等疾病。种子中含有氢氟酸,以绿色胚为最毒,多食容易中毒。历代本草和《中国药典》中都有“白果生食有毒”的记载。药用白果也是经过炮制减毒处理的,临床常采用的炮制方法有去皮心、蒸制、火煨、炒黄、煮熟等。所以再次提醒大家:过量食用生白果与熟白果均可以引起中毒反应,症状为惊厥,恶心,呕吐。白果的毒性主要集中在过敏反应,神经毒性等方面。白果一般中毒剂量为10-50颗,儿童是白果中毒的高发人群,因此对儿童要多加防护。

END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

 撰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李华

 审稿:北京中医药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郝丽

 编辑:陈艺璇

审核:韩偎偎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