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中医科普|用手指拨动心弦—“悦心操”

“十指连心”,最初的意思是每一根手指都有经络通到大脑和心脏,所以经常活动手指,可以锻炼大脑和心脏,从中医角度来讲,人体是有机的整体,手指上的不同穴位可以有不同的功效,从西医角度来讲,手指和心脏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心脏方面的部分疾病可以在手指上有部分体现。


悦心操:主治心痛、胸闷、发热,恶寒集降压、降糖、健身、养生于一体,此操秉承 《黄帝内经》、 《千金要方》等著作中对经络脏腑的养生理论,通过活跃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等经络与穴位,来调理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达到身体保健的方法。

本操共分为八式,每一式可做四个八拍,长期坚持即可缓解患者三高症状,也可起到保健功效。

第一式:

点十宣【2】:功效主治颈项疾病、眩晕、高血压、失眠、手指麻木等病证 。

动作要点:掌心相对,十指微屈,対击指尖,刺激十宣穴。

第二式:

敲合谷【3】: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 

功效:主治头痛、眩晕,恶寒发热等 。

动作要点:双手微握拳,用一侧掌指关节骨隆突处,敲击另一侧合谷穴。

第三式:

撞鱼际【4】:鱼际属于手太阴肺经之荥穴 。

功效:鱼际穴与心、肺关系密切,主治咳嗽,气喘,心烦,胸闷等。

动作要点:大拇指内侧缘称“大鱼际”。掌心向下双手外展对击,刺激鱼际、太渊等肺经穴位。

第四式:

砍后溪【5】 :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 。

功效:后溪通督脉,督脉连于脑,对恐惧、忧虑,等有疗效。

动作要点 :双手自然伸直,十字交叉对击掌横纹尽头处,刺激后溪、前谷等小肠经穴位。

第五式:

扣八邪【6】,此穴经外奇穴 。

功效:作风通络,清热解毒 ,主治手指关节疾病,头颈疼痛。

动作要点:十指张开,双手相互插入,手指微微握拳按压对侧手指指缝的位置,每侧四穴共八穴,刺激大都、上都、中都、下都等穴位。

第六式:

拍少海【7】少海穴属手少阴心经为合穴,《席弘赋》记载:“心疼手颤少海间” 

功效:主治心痛、胸闷、心悸气短、悲愁不乐;肘臂挛痛,臂麻手颤。

动作要点:一侧掌心拍击对侧肱骨内上髁前缘,刺激内劳穴和少海穴。

第七式:

磨神阙 【8】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对一身阴经具有总揽、总任的作用。

功效:调节胃肠功能,温肾益精,回阳补气有调节作用。

动作要点:双手交叉顺时针按摩脐正中及以下,刺激腹部神阙、气海、关元等保健要穴。

第八式:

捂肾俞【9】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功效:主治腰痛,滋阴壮阳等。

动作要点 :双手按摩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刺激肾俞、三焦俞等穴位。

本操适应症及禁忌症如下:适用于眩晕、胸痹、中风等病症有辅助疗效,适用于各年龄段的人群,尤其是老年朋友的锻炼。对于穴位处患疮病,应治愈后做操,过饥过饱不宜做操,各种出血性疾病、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禁做此操。

参考文献
1、《永新学位健身操》
2、文献自《千金要方》:“邪病大唤,骂詈走,灸手十指端,去爪甲一分,一名鬼城。”《奇效良方》列作经外穴,名十宣
3、《灵枢•本输》别名虎口。《四总穴歌》中将功效主治特点归纳为“面口合谷收” 
4、《灵枢·本输》别名:鬼信
5、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篇
6、俞穴之称出自《灵枢.九针十二原》
7、《席弘赋》:“心疼手颤少海间”,别名曲节。
8、记载《黄帝内经》
9、出处:《灵枢·背腧》:“肾俞在十四焦(椎)之间。”别名:高盖穴


END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

 撰稿: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兰秀敏

 审稿:北京中医药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郝丽

 编辑:陈艺璇

审核:韩偎偎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