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正是赏莲的最佳时间。赤日炎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色为热情的夏日增添了一抹婉约韵味和清凉之感。在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中,莲寓意着洁净、圣洁、美丽、重生。《爱莲说》描述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对后世无数文人墨客影响深远,因此也留下了大量关于莲的诗文画作。莲不仅具有观赏之性,做为药用,因其全身上下纯粹无疵,其性纯良之德,为医家贡献了多达十味的中药。除药用之外,莲还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可食用的食材,如药食两用的莲子与荷叶,可冲调的藕粉等,可以说莲全身都是宝。
出自莲的中药有荷叶、荷梗、荷蒂、荷花、莲子、莲子心、莲须、莲房、藕、藕节,现在为大家一一介绍。
(1)荷叶:为莲的叶片。味苦,性平。鲜品可清解暑热;干品有升发脾胃清阳之功;炒炭可收涩化瘀止血。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炭品用于出血症和产后血晕。
(2)荷梗:即莲的叶柄。性平,味微苦,性味与荷叶相同,能清热解暑,宽中理气。常用于夏季暑湿胸闷、泄泻,痢疾,淋病,带下诸证,用时去刺。
(3)荷蒂:即荷叶中央近梗处连接部分。性平味苦,功能和胃安胎,止血止带。可用于胎动不安及崩漏带下等症。有升举之功,又可用于清气下陷之久泻脱肛等症。
(4)荷花:为 6~7月采含苞未放的大花蕾或将开放的花瓣。性温,味苦而甘。 可祛湿,止血。用于跌损呕血,捣烂外敷可治天疱疮。一般不用于内服。
(5)莲子,即莲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平,味甘而涩。去心连皮生用能养胃清心;煮食可厚肠固肾。去皮者,则无涩味,其功补脾。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肾虚遗精,心悸失眠等症。莲有红、白二种花色,花红者莲优藕劣,花白者藕优莲劣,莲子宜取红花莲子为佳。石莲子,为老熟的果实,堕入淤泥,经久坚黑如石,故以得名石莲子。性寒,味甘微苦。能清湿热,清心宁神,涩精止泄。主噤口痢(严重的久痢胃虚,影响到饮食难于下明),久痢病症、另外还可用于心烦失眠、遗精、带下病。
(6)莲子心,即成熟种子中的绿色胚芽。性寒,味苦。具有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之功。用于热入心包,神昏谵语,心肾不交,失眠遗精,血热吐血症。多与连心麦冬、玄参心、竹叶卷心等配伍,如清宫汤。另外莲子心还可降压,用以治疗高血压病。
(7)莲须:为莲花中的雄蕊。性平,味甘、涩。有固肾涩精之功。用于遗精滑精,带下,尿频。本品收涩力较强,久服易引起大便秘结。
(8)莲房: 为莲的干燥花托,即“莲蓬”。性温,味苦而涩。生用虽然偏于化瘀,但活血化瘀而不会导致出血,莲房炭虽以固涩止血力胜,但止血而不留瘀,故用于崩漏、尿血而有瘀滞者效果更佳。
(9)藕:为莲的根茎。生品性寒味甘,可清热,凉血,散瘀。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热淋。蒸熟由白变紫,性由凉变温,散瘀之力变为补阴养脏,可健脾,益血,生肌。生藕取汁具有凉血止血,止渴除烦,解酒蟹毒的作用。
(10)藕节,为莲的根茎之间的节部。性平,味甘而涩。主要作用为收敛止血,化瘀。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藕节制炭涩性增强,可增加收敛止血之力。
*茅根藕节茶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药工作委员会
撰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王超
审稿: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华国栋
编辑:陈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