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节气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那些事儿—夏至

夏至

          赵孟頫

夏至午之半,一阴巳复生。
坚冰亦驯至,顾岂一朝成。
万物方茂悦,安知有彫零。
君子感其微,恸笑几失声。

2022年6月21日,夏至。古语云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鹿角朝前生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开始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而鼓翼而鸣;喜阴的半夏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一切征象都表明天地间的阳气在夏至时达到极致,此后,阳渐消而阴渐长。

人体与自然界相应,夏至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旺盛。此时养生亦要顺应时节。



    起居养生

夏至昼长夜短,在日常的作息方面,我们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规律,晚睡早起,这样才能够保持比较多的日常活动,让身体内的阳气得以完全的舒展。同时,一定要睡午觉,合理的午睡很重要,不但能够避免烈日的灼烤,还能更好的消除疲劳,更有精神应对下午的工作或是学习。在中医理论中,午觉是以阳养阴,子觉是以阴养阳,睡好子午觉更有助于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




    运动养生

夏至运动切记不可剧烈过汗,也不要在炎热的情况下运动。可以选择在早晨或者傍晚等比较凉爽的时候,在公园、庭院、湖边等空气新鲜、避免阳光直晒的地方进行。项目的选择也宜以轻松舒缓为主,例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运动的幅度不要太大,流汗不宜过多,否则容易中暑而出现头晕、胸闷、心慌、恶心甚至是昏迷等不适。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可以适当的饮用淡盐水和绿豆汤。运动完切记不可立即用冷水洗澡,此时腠理开泻,洗冷水澡宜寒气入体,导致阳气暗损。




   情志养生

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而烦则更热,可影响人体的功能活动,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夏至是养心的时节,在精神上也要注意调养。听舒缓柔和的音乐是放松身心,调息养心的好方法。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因此,要善于调节,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正如嵇康《养生论》中所说“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饮食养生

夏至时节,因为天气炎热,人们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腻、难消化的食品,以减轻脾胃运化的负担。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可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同时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比如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很好的健胃又清暑热的食物。而面条,也是夏至被推荐的美食之一,所谓“冬至饺子夏至面”,尤其是凉面,既能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脾胃。

夏至后,气温升高,人体出汗增多,津液外泄,一定要多喝水,或饮用绿豆汤、酸梅汤等。但对于脾胃虚寒或体质虚弱之人不宜过多饮用。另外酷暑天气人们都喜欢来一杯冷饮来清暑降温,虽然冰凉的饮品能令人心旷神怡,但切不可过量。过量的冷饮,可以损伤人体的阳气,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受损,会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纳呆腹胀等症状。




    引导养生

夏至导引术为手足争力式,通过手足握摄、屈伸争力的练习,有助于调和心脏功能,心肾相交、调心补肾。具体做法为:

1、正身平坐,两腿伸直,两手自然覆按于两膝,竖脊含胸;

2、右腿屈膝内收,脚掌自然踏地,两手十指交叉相握,右脚踏在两掌中间;

3、右腿用力,右足向前蹬出;然后两臂用力将右足拉回,如此重复练习3次;

4、两手松开,右腿伸直,还原成正身平坐的姿势;

5、左腿屈膝内收,进行对侧的练习,左右方向相反,然后还原成正身平坐的姿势,全身放松。




  穴位养生

夏至穴位养生宜按摩神门穴。神门穴,被誉为“养心安神的第一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夏天天气热易上火,口舌生疮,按摩神门穴,可以祛心火;另夏天气温高,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会比较兴奋,难以入睡,容易失眠,按摩神门穴可以调整睡眠,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



夏至养生小食谱

荷叶茯苓粥:
[配料] 荷叶1张(新鲜荷叶为佳),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 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将冰糖入锅。
[功效] 清热解暑,宁心安神。
END

  撰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毛鹏鸣

  编辑:陈艺璇

审核:韩偎偎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