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中医科普|玫瑰痤疮的健康管理


玫瑰痤疮古代称为“酒渣鼻”“酒糟鼻”“鼻 赤”“肺风粉刺”“鼻准红”等,是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面部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面中央隆凸部的阵发性潮红、持久性红斑及面颊、口周或鼻部毛细血管扩张、丘疹或丘脓疱疹, 伴或不伴眼部症状,玫瑰痤疮患者的主观症状可有灼热、刺痛、干燥或瘙痒。主要累及20-50岁的成年人,尤其在中年人中尤为常见,我国玫瑰痤疮的小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病率为6.5%。


关于酒齄鼻的记载最早见于 《黄帝内经》,载于《素问·刺热篇》“脾热病者,鼻先赤”,《素问·生气通天论》亦有:“劳汗当风,寒薄为渣,郁乃痤”的记载,祖国医学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是肺胃热盛,熏蒸气血,凝滞于鼻而发,迫于血分则血脉扩张而形成红鼻。现代医学认为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天然免疫异常和抗菌肽、 神经血管调节机制、微生物感染、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从而引起的面部慢性炎症性反应。


玫瑰痤疮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紫外线暴露、情绪压力、高强度运动、饮酒、冷热刺激、辛辣食物、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某些护肤产品、低质量睡眠、某些药物等,患者教育能让部分患者减少反复发作的频率,因此,做好玫瑰痤疮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现介绍如下:


科学护肤:

皮肤护理在玫瑰痤疮的防治中非常重要,日晒是玫瑰痤疮的明确诱因,建议玫瑰痤疮患者尽量避免高热外出,外出时需打遮阳伞,戴墨镜、戴帽子等物理防晒措施为主,皮损基本控制后可考虑试用配方精简、以无极性遮光剂为主的防晒霜。尽量不用过热或过冷的水洗脸,采用手指腹部而非洗脸巾清洁面部,尽量减少局部按摩及摩擦动作,避免过度清洁,在选择护肤品时也尽量咨询医生,选择刺激性低、适合自己的护肤品,中重度患者建议护肤简单化,如面部干燥,仅外用保湿护肤品。寒冷的天气外出时,用围巾遮住脸和鼻子可以帮助皮肤免受低温和风的侵袭,避免皮肤的温度骤变。

起居有常:

1.饮食有节

朱仁康认为玫瑰痤疮多发于好酒或过食辛辣之人。胃火熏肺,肺开窍于鼻,故鼻尖及鼻翼潮红,又因风寒外束,血瘀凝结,故先红而后紫。赵炳南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 肺胃积热上蒸,复感风邪,血瘀凝结而致。胡亮晶等研究认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主运化, 脾失健运则水湿内生聚而为痰,加之久食肥甘厚腻,助长湿热,湿热熏蒸头面,阻滞气机,发于皮肤可见脓疱等。美国国家酒渣鼻协会(NRS)的调查也显示78%的玫瑰痤疮患者会改变饮食以避免病情发作,其中95%的患者表示饮食改变后病情有所改善。可见,饮食管理在玫瑰痤疮的治疗与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患者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忌烟酒、浓茶及咖啡或过冷过热饮食,避免辛辣、油腻性食物、含组胺食物或组胺释放剂、含烟酸食物、含肉桂醛食物食物。


2.调畅情志

有学者认为玫瑰痤疮是由上焦向中焦传变,而肝失疏泄在传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病常与情绪波动相关,多见肝气郁结,日久化热,加之素体血热积热上冲于面,则可见颜面红斑、灼热、丘疹甚至脓疱等皮损。现代研究也表明玫瑰痤疮与很多心理问题相关,如失眠、焦虑、抑郁, 更甚者轻生的想法,因此需及时发现并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引导患者悦纳自我,接受自己面部皮肤的变化,放松心情,避免紧张、焦虑或情绪激动。压力过大时可通过深呼吸、瑜伽等减轻压力,保持心境平和舒畅,方能使气血调和。


3.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适度的运动有利于调节情志。

养护皮肤屏障:

皮肤天然免疫防御功能与屏障功能损害等有关。炎症细胞因子释放、活性氧生成导致皮肤天然免疫防御功能和屏障功能受损,出现炎症性红斑、丘疹及脓疱。因此,避免过度清洁,减少皮肤不良刺激,做好保湿防晒对养护皮肤屏障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玫瑰痤疮的健康管理主要包括科学护肤和改善生活方式,做好自身防护在玫瑰痤疮的防治中至关重要。


END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

 撰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龙永香

 审稿:北京中医药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郝丽

 编辑:陈艺璇

审核:韩偎偎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