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中医科普 |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养生粥



慢性肾脏病无论是全球还是我们国家都呈上升趋势,近期数据统计每10人就会有一位存在慢性肾脏病,2017年我国每一百万人里约有428名透析患者,透析总人数达到了约58万。从2013到2017年,这5年透析总人数几乎增加了一倍。开始透析的患者平均年龄55岁。如果把正常肾功能形容为10匹健康的马在工作,出现肾功能异常时,已经有5匹马出现了问题,进入透析的患者的肾功能已只剩下1匹疾病缠身的老马在工作了,但这1匹马也是非常宝贵的,相当于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保护肾功能的手段很丰富,中医、西医、中西结合,尤其是通过中药整体调护,可以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正气”是指人体内的元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免疫力。“正气”代表人体的抗病能力,像我国的部队,“邪气”代表一切致病因素,可以理解为恐怖分子,疾病的产生就是因为正气与邪气之间的斗争,两方打仗的时候会生病,恐怖分子战胜也会生病,哪怕是我们的部队胜利了,但战斗力比之前下降,不能抵抗再次入侵的敌人,还是会产生疾病。由此可见正气的重要性。脏腑的正气不足了,尤其是肺、脾、肾三个脏腑的正气虚衰,都会加重肾病。




中医角度来说,当肺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从呼吸道而入,结于咽喉,因咽喉卫气不足,无力束邪,邪气又循经传于肾脏,引起肾脏疾病。就相当于守护肺气之门的士兵没有打过敌人,门失守了,邪气进入了体内,最终殃及了肾脏。

中医学理论认为元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水谷精微。也就是,元气充盛与否,不仅与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有关,也与脾胃运化功能、饮食营养及化生的后天之精是否充盛有关。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不能生化气血,营养状况低下则正气虚弱;卫气滋养于中焦,脾虚卫气生化不足,一方面会出现衰老之象,另一方面,也会引起卫外不固的邪气入侵征象。尤其是对于肾脏病患者来说,肾脏疾病本身肾中元气就亏虚,加之脾气虚弱,营养状况低下,卫外功能减弱,外邪趁虚而入,更易于加重肾脏病。

肾气指的是肾脏的功能活动中起固摄、封藏作用的部分,肾脏就像是保险柜,而肾气就像是保险柜的锁,是肾脏本身就具有的功能,能将我们身上最贵重的东西保存起来,将那些不重要的东西清除出去。当保险柜的锁坏掉后,身体里的重要物质就会向外泄漏,抵御外邪的能力也就随之降低;若此时感受外邪,邪气循经侵袭肾脏,则又是一次打击,并产生恶性循环。




以上都在讲肺、脾、肾三脏功能对于肾脏病患者非常重要,那我们慢性肾脏病患者如何通过中草药简单易行的保护我们的肾脏功能呢?中草药的防治、调理多种多样,包括煎煮、代茶饮、做成多种形式的食材。




给大家推荐一款养生粥,可以把一些药食同源的药材做在粥里,选一些既不影响味道,还有利于健脾补肾润肺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种药材。

首推山药,本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可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的病症。

薏米具有健脾渗湿,止泻之功。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大便粘滞不爽。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心烦不眠的病症。

芡实具备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的功效,用于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的病症。

枸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腰膝酸痛,眩晕耳鸣,目昏不明的患者。

莲子补脾止泻,益肾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久泻,心悸失眠的病症。

将以上食材和大米一起熬,口味香甜,而且全方药味平和,每周服用2-3次,可起到健脾补肾养心安神的功效。





以上养生粥,对于肾脏病患者需要注意的是,肾脏病患者往往会出现水肿,所以喝粥时,要注意患者的液体摄入量,粥可以熬的稠一些,注意总量的控制。

END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

 撰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赵静

 审稿:北京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赵文景

 编辑:陈艺璇

审核:韩偎偎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