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2022年6月6日,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此时北斗的斗柄指向东南方位,太阳黄经达75°。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直接用农耕时机命名的节气。《周礼》云:“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芒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是草顶端的针状物;种,一为种子的“种”,一为播种的“种”。“栽秧割麦两头忙,芒种打火夜插秧”,此时南方应该种植带芒作物,如水稻等;而北方应该收割夏熟作物,如小麦等。芒种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由于天气炎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种作都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正所谓: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与小满相比,芒种可以说是“温湿齐升”,不管是温度和湿度,还是日照和降水,都在迅猛增加。华南地区可出现龙舟水暴雨,江南地区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衣物器具容易发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由于气温升高,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气,湿热困于体内,人们常常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应注意防暑降温除湿。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阳光强烈,外出注意防晒。不宜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大量运动,以防中暑。衣衫要勤洗勤换。芒种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冷水澡,“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疿。”
需要注意等是,“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端午节一般在芒种节气前后,此时偶然会有冷空气从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方向吹来,如果正好赶上下雨,那就要“冻三冻”了,应及时增添衣物。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心胸宽阔,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嵇康《养生论》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在炎热的夏天让自己缓慢下来,让情绪稳定下来,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芒种时节太阳直射点已经超越海南三亚,全国大部分地区昼长夜短,加上炎热,夜间睡眠质量下降,可午休0.5-1小时,有利于养心安神,恢复精力。
芒种气温高,人体出汗多,而汗血同源,汗液成分除水外,还包含钠、钾、钙、镁等矿物质,维生素B、C,少量蛋白质和氨基酸,出汗过多会导致部分营养物质流失。同时高温导致血液流向体表,消化系统供血减少,消化吸收功能变差,人体摄入的营养会减少。营养损失增多、摄入减少,结果是身体倦怠、四肢无力。如果同时饮水不足,还容易使尿液浓缩,增加泌尿系结石风险。饮食应保证水分摄入,多饮粥汤,补充电解质;食用清淡易消化又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牛奶、蛋类、豆类;保证水溶性维生素摄入,多食蔬菜水果;烹调方式应少油,可适量增加酸味、辣味调味品,刺激食欲;少食多餐;不宜过食冷饮,以免肠胃痉挛。
*绿豆百合莲子汤
原料:绿豆、莲子、百合、清水、冰糖(糖尿病患者可用代糖)。
做法:将食材清洗干净,莲子去心,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至绿豆开花。亦可选用电饭煲煮粥功能烹煮。最后加入冰糖(代糖)。
功效:清热安神除烦。绿豆,《开宝本草》:“主丹毒烦热,风疹,热气奔豚,生研绞汁服。亦煮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
莲子心味苦,寒,归心、肾经,可代茶饮,清心安神。
*丝瓜豆腐汤
原料:丝瓜,豆腐。
做法:食材洗净切块;在锅内放入适量植物油,烧热,下丝瓜煸炒片刻加适量清水煮沸;开锅后,下豆腐块再煮一会儿,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化痰,解暑除烦。
芒种正值初夏时节,天气炎热,潮湿多雨,蚊虫滋生。佩戴香囊,可起到芳香开窍、提神醒脑、辟瘟除秽、驱蚊除虫之效。《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香囊组成以芳香化湿的草药为主,如艾叶、藿香、佩兰、白芷、陈皮、薄荷、菖蒲、丁香、冰片、甘松等。
神门:手少阴心经,为原穴、输穴。位于腕部腕横纹尺侧凹陷处。主治心烦、失眠、惊悸、怔忡及癫、狂、痫等。
劳宫:属手厥阴心包经,为荥穴。位于手掌部第二、三掌骨间,掌横纹上,当握拳时中指尖所点处。主治心火旺盛导致的胸痛、失眠、心烦、口疮等。
撰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党进
编辑:陈艺璇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