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中医科普 | 药膳白银—茯苓


《淮南子·说山训》中记载:“千年之松,下有获菩(茯苓),上有兔(菟)丝”之说。提起茯苓,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作为一种利水渗湿的药食同源物,在我国梅雨季节绵长的南方地区更受偏爱,人们以茯苓入茶饮、入羹汤、做糕点、做菜肴,关于茯苓的食法可谓是不计其数,而在汤羹中也会多加入一味茯苓来帮助人体利水、排出湿气。


作为原产于我国常见的药食同源食材,茯苓在历史上的存在可以说是极为悠远,被古人称为“四时神药”(不分四季,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并享有“十方九苓”和“药膳白银”之誉名。

茯苓最早收载于医药典籍《神农本草经》中,其内容为“茯苓,味甘、平,一名伏菟,生太山山谷”。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药品化义》描述白茯苓“味独甘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甘淡属土,用补脾阴,土旺生金,兼益肺气”,特别提出了白茯苓的专门药理规则。

神农本草经记载



通过以上的历史书籍记载,又经过了临床经验和时间的检验;《中国药典》将其总结为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1】。

茯苓主要含有多糖:β-茯苓聚糖等;三萜类成分:茯苓酸,茯苓素,块苓酸,齿孔酸等;甾醇类成分:麦角甾醇等;还含蛋白质、脂肪、卵磷脂、腺嘌呤等。具有调节免疫、利尿、抗肿瘤、抗菌等作用【2】。

《中国药典》记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主产于安徽、云南 、湖北。分为栽培与野生两种,栽培者产量较大,以安徽为多,有“安苓”之称;湖北产量亦较大;野生者以云南为主,又称“云苓”,多以“云苓”质优。主要寄生于赤松、马尾松等松属植物的根部。多于7~9月采挖,其规格分为:

“茯苓个”: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

“茯苓皮”:在稍干、表面起皱时,削取外皮。

“茯苓片”:将鲜茯苓去皮后的中心部分切片,阴干。

“茯苓块”:将鲜茯苓去皮后的中心部分切块,阴干。

“赤茯苓”:带棕红色或淡红色部分切成的片块。

“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亦或白色部分切成的片块。

“茯神”:茯苓菌核生长中天然抱有松根者。


如何选购质优的正品茯苓呢?

只要掌握以下几点重要信息就可放心选购。

正品茯苓:质量以体重、质坚实,切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优。

1. 外形特征:块状或片状    

2. 颜色:白色或少许淡红色   

3. 断面:粗糙,颗粒状 

4. 质地:坚实,手搓不容易碎  

5. 气味:无臭、味淡   

6. 口尝:嚼之粘牙  

7. 显色:滴加碘液(碘酒)显黄色



目前市场或不法商贩中贩卖的假货都有哪些呢?

1. 淀粉或山芋粉为原料压制而成:其特点表面色泽均一,或都为纯白色,体轻,质地疏松,手搓后易成粗粉,口尝略甜,嚼之不粘牙。滴加碘液(碘酒)显蓝色。

2. 玉蜀黍为原料压制而成: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断面粉性,体轻质地疏松易碎断,甘甜,嚼之粘牙。滴加碘液(碘酒)显蓝紫色。


※药茶※ 苓藕茶

组方:鲜藕120g、茯苓12g、山药12g、百合10g、大枣10个

功效:滋养肺阴,补益脾气。

制法:先将鲜藕洗净切片,然后合煮熬汁,以汁浓为度。

注意事项:本茶不可凉服。

※药茶※ 茯苓茶

组方:绿茶1-2g、茯苓5-10g、蜂蜜25g

功效:用于一般性水肿。

制法:茯苓研成粉后加水500ml,边煮边搅拌,待煮沸后加入绿茶与蜂蜜。

用法:日服1次。

*药膳* 茯苓包子

组方:茯苓50g、面粉1000g、鲜猪肉500g、生姜15g、胡椒粉5g、麻油10g、绍酒10g、食盐15g、酱油100g、大葱25g骨头汤250g。

功效:本方茯苓健脾宁心、利水渗湿。对脾虚湿盛而见腹胀、食少、便溏、小便不利或心悸失眠的患者,常食有益。

制法:

① 将茯苓去净皮(最好选用白茯苓),用水润透,蒸软切片(或直接选购茯苓片蒸软),煎煮取汁,每次分别加水约400ml,加热煮提三次,每次1小时,三次药汁合并滤净,再浓缩成500ml药汁待用。

② 面粉倒在案板上,加入发面300g,温热茯苓水500ml,合成面团发酵。

③ 将猪肉剁成茸,倒入盆内加酱油拌匀,再将姜末、食盐、麻油、绍酒、葱花、胡椒、骨头汤等投入盆中拌馅儿。

④ 待面团发成后,加碱水适量,揉匀,试剂子酸碱度合适(不黄不酸),然后搓成3-4cm粗长条,按量揪成20块剂子,把剂压成圆面皮,右手打陷儿,逐个包成生坯。

⑤ 将包好的生坯摆入蒸笼内,沸水上笼用武火蒸约15分钟即成。

作为一味药食同源性食物,茯苓更加偏向药性,而所有的中药都具有一定的偏性,若对证则益,若不对证,用药不当,都有副作用。因其有利水渗湿的作用,这种利水渗湿的作用,对水湿潴留引起的水肿胀满,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而导致的泄泻,以及水饮凌心引起的惊悸失眠等证是有疗效的,也是一味良药。但是,若是对气虚下陷,内热消渴,证见口干咽燥,舌红少津的人来说,服用茯苓,则有害无益;其病机本已阴虚津少,阴液不足,还去利水渗湿,只会加重病情。对于肾虚的人也是同样不适宜服用,因其病机就尿频,存水不能,再服用茯苓,会造成小便次数过于频繁,容易导致肾脏受到更大的伤害。建议有以上症状者不建议服用茯苓及其他利水渗湿类药物。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20年版一部) [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251.

[2] 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中药饮片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499-500.


END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与鉴定专业委员会

 撰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李宝银

 审稿: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与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春生

 编辑:陈艺璇

审核:韩偎偎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