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人均寿命也逐年增加。但随着老年人群的不断扩大,有一种病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身边,那就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老年人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主要人群,现代医学目前认为该病主要是关节软骨损伤后引发的一系列免疫复合反应,最终导致关节面破坏。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晚期出现关节变形强直。使得患者功能下降,步行活动能力减低从而导致日常自理能力及社交障碍,对老年人的生活有着严重的影响。治疗中多以口服药物镇痛改善症状,但长期服用往往肝肾及消化道副作用影响治疗,而外科治疗有创伤大,费用高,术后康复时间较长等缺点,患者目前接受度较低。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因为肝肾亏虚属,筋骨肌肉失于濡养加之风、寒、湿外邪气侵袭人体,导致经络闭阻不通,筋挛骨损而成,属于“膝痹”、“骨痹”和“筋痹”的范畴。中医治疗以滋补肝肾、通经活血、强筋健骨、养血祛风,散寒除湿为治疗原则。而推拿治疗本病有着独特的优势,其安全性,有效性均已经得到了临床的科学验证。临床中我们发现推拿手法可以达到很好的止痛效果,但专业的推拿手法一般大众比较难以掌握,那我们有没有比较简单的自我按摩保健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对于轻中度的膝骨关节炎,自我按摩配合膝关节功能的锻炼,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方便的中医居家调养方式。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一说这个方法。
本套自我保健按摩法分为六个步骤,患者可逐一进行一整套的操作,亦可以单独进行其中某一个步骤的操作,但我们建议如能够完整操作,效果更佳。每次操作时应避免过饱、过饥及过度疲劳的情况下进行,腿部避免穿过于厚重的衣裤,以免影响疗效。
一、摇腿晃膝法
患者可在家坐于床边或高椅上,双膝露出床面外或座椅椅面外,屈膝90°成直角,小腿自然下垂,双脚悬空,双侧大腿前侧肌肉缓缓用力,轻伸膝关节,使得膝关节到达屈膝60°左右的位置,然后借助重力的作用让双侧小腿同时落下,后摆膝关节至屈膝120°左右的位置,再重复伸膝动作,使得小腿在屈膝60°至120°间反复摇晃,类似双小腿荡秋千的动作,频率不可过快,60次/分钟即可,共摇晃30秒至1分钟。
仍保持坐位,臀部向床面或椅面中心略微移动一段距离,使得膝关节屈曲角度略减小,约处于屈膝75-80°之间。此时双手掌掌心相对快速擦掌后待手心产生温热感后迅速将双掌分别叩按于两侧膝关节上方的髌骨上,而后行轻柔和缓的揉摩动作。该手法下压力量不宜过大,仅需使髌骨上方的皮肤随手掌揉摩动作轻度移动即可,切记揉摩下压太过用力,带动髌骨一起移动。连续揉摩3分钟左右。
恢复屈膝90°坐位,双手掌分别掌心向下至于膝关节上方,大腿前侧肌肉丰厚处。此时有节律的绷紧大腿前侧肌肉,此时双手掌可感觉到大腿肌肉的紧张,并使得双手掌有向上、向外的轻度移动。每次绷紧肌肉时可稍作停顿2-3秒再放松重复下一次动作,共重复20-30次即可。少数患者做完本项活动后可能有轻度的肌肉疲乏感,可休息几分钟后再行后面的按摩及锻炼。
保持屈膝90°的坐位姿势,此时同时应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置于一侧膝关节的血海、梁丘、内膝眼、外膝眼四个穴位上。这四个穴位正好对称的分布于膝关节髌骨的四个角上,所以我们操作的时候四指可同时向着膝关节的中心按压揉动,时间30秒至1分钟。两个膝关节先后进行上述手法操作。
依旧保持屈膝90°的坐位姿势,双手拇、食指指尖相对,分别从小腿的内外侧两边分别拿捏住小腿肌肉,从上到下,边向侧后方拿捏边顺势揉动,范围从膝关节腘窝处一直拿揉到肌肉与跟腱交界处,反复5遍,约1分钟左右的时间,操作完一侧再操作另一侧。
恢复屈膝90°的坐位姿势,上身挺直。先勾住脚背,再行伸膝动作,尽量伸到患者能接受的最大角度停留3-5秒钟。使得患者有大腿前侧肌肉绷紧用力,大腿后方有一定牵拉感即可。一侧行10-20次,操作完一侧再操作另一侧。
整个上述按摩及锻炼过程大概约15分钟左右,建议患者可在家隔天进行一次,如在自我按摩和锻炼后有疼痛明显加重或不适者先暂停应用上述方法,必要时到专科就诊后听取专科医生的意见。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
撰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杨晓明
审稿:北京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王锡友
编辑:陈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