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中医科普 | 什么是直立性低血压?


张大妈本是小区里的健身爱好者,虽然身患帕金森病,但每天都坚持和大家一起打太极拳、练八段锦,邻居们都很佩服她。但是这两周不知为何,一直都没有见到她,大家有些担心:“张大妈这是怎么了?”原来在两周前,张大妈早晨起身刚要去洗漱时,突然一阵眼前发黑,一个趔趄就重重跌回了床上。这可把老伴吓坏了,连忙扶她躺下休息。过了一会儿,张大妈觉得好些了,想要坐起来喝口水,却又头晕不已,只得重新躺下。后来,虽然没再出现摔倒的情况,但张大妈却常常在坐起或站起时感觉头晕,身上也没有力气,便不敢出门去锻炼打拳了。这样的情形让张大妈的亲友十分担忧,在大家的劝说下,她来到神经内科门诊就诊。了解张大妈病史和症状之后,大夫给她测量了血压,发现仰卧位血压130/70mmHg,站立位血压竟只有90/55mmHg!原来引发这一系列病症的元凶是直立性低血压。

什么是直立性低血压?

这是由体位改变所引起的血压变化,通常发生在从卧位突然坐起或从坐位突然站立起时。目前对其统一定义[1]为:在倾斜台上直立或头高位倾斜至少60°时,3分钟内收缩压持续下降至少20mmHg,或舒张压持续下降至少10mmHg,或两者兼有。直立性低血压可见于心血管系统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血容量不足等非神经源性疾病,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路易体痴呆,单纯性自主神经衰竭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糖尿病等可导致外周神经病变的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头晕目眩、黑朦、晕厥,乏力,甚可致跌倒、骨折、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还可能引起认知功能的损害。本病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并是疾病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根据临床表现特点,直立性低血压相当于中医学“眩晕”、“厥证”、“虚劳”等病证范畴。病位在脑,与脾、肾密切相关。病性以本虚标实者为多。其中本虚者多见气虚、阳虚、髓海失充,标实者多见痰浊、瘀血等。治疗则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此外,非药物疗法方面,如缓慢改变体位,穿戴弹力袜或腹带,高钠、低糖饮食,睡眠抬高床头,扩充血容量等,也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用。




值得引起关注的是,部分直立性低血压患者,特别是基础疾病为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即使伴发直立性低血压,也可能无显著临床症状。因此,定期的血压筛查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是必要的。此外,以下直立性低血压筛查问题[2]也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筛查和患者的自查:你最近晕倒/黑朦过吗?你站立时感到头晕目眩吗?你站立时有视力障碍吗?你站立时有呼吸困难吗?你站立时有腿弯或腿软吗?你站立时有过颈痛吗?你坐下或躺下时上述症状有改善或消失吗?这些症状在早晨或饭后是否会加重?你最近有跌倒过吗?你有没有在起立或站立 3~5min 内出现症状,坐下或躺下时症状有改善?”




早预防,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控制疾病进程,改善疾病预后。无论是对直立性低血压,还是其他疾病,均具有重要意义。医生告诉张阿姨,很可能在她出现头晕、黑朦症状以前,直立性低血压就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要是因此导致跌伤、甚至骨折,那会增加不少痛苦。现在经过治疗,张阿姨直立位血压已较前上升,头晕目眩的症状也少有发作了。又可以出门散步锻炼身体,张阿姨很是高兴,但比之前更加谨慎小心,尽量避免俯身、下蹲的动作,改变体位时也注意放缓速度,并且每日监测卧立位血压,定期到医院复诊。这样虽比从前忙碌了些,但张阿姨的心里却踏实多了。



参考文献:

[1] Freeman R, Wieling W, Axelrod FB, et al.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definition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neurally mediated syncope and the 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J]. Auton Neurosci,2011,161(1-2): 46-48.

[2] Gibbons CH, Schmidt P, Biaggioni I. The recommendations of a consensus panel for the screen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eurogenic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and associated supine hypertension[J]. J Neurol, 2017, 264(8): 1567-1582.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

  撰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王倩

  审稿:北京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黄小波

  编辑:陈艺璇

审核:韩偎偎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