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中医科普 | 颈椎如何保健?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脖子疼、肩膀痛的情况,严重的时候,还会因为颈肩部的疼痛而转动不了脖子,或者带着胳膊疼、胳膊麻木,甚至手麻。疼得厉害,晚上翻来覆去睡不好觉,很是难受。如果去看病,医生可能会诊断为“落枕”或是“颈椎病”,轻的时候,吃点药、做做理疗、扎扎针、做做推拿放松一下,症状就会改善不少,但是病情厉害的话,可能不得不面临做手术的情形。

什么是落枕和颈椎病?

落枕是由于睡觉时姿势不良、枕头不合适或者受了风寒,而表现为晨起颈肩部剧烈疼痛,头歪向一侧,活动明显受限,不能自由活动旋转颈部等。西医一般认为这是急性颈椎关节周围炎或颈肩部肌肉筋膜炎,通常是因为颈肩部肌肉长时间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而导致的,大部分人休息几天,慢慢就好了。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及其附属的组织,如关节、关节囊、韧带、椎间盘等退变,导致颈椎失稳,产生骨质增生、韧带和关节囊肥厚或钙化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了神经根、椎动脉、脊髓、交感神经等,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又称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颈椎综合征。可表现为颈肩背部僵硬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上肢麻木、偏头痛、头晕恶心、视物模糊、心悸出汗、胸闷等症状。当反复出现落枕时,常是颈椎病的前兆,需要引起重视。

现代人由于学习和工作原因,长期伏案,又因手机、平板电脑等娱乐设施的普及,低头时间较长,活动量少,项背肌肉长期劳损、缺乏锻炼,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全世界40岁以上的人群中,80%的人患有颈椎病,其中有相应症状的人数占3%。颈椎病的发病人群也逐渐趋于年轻化,二三十岁年轻人,因为颈椎问题深受困扰的不计其数。

比起治疗颈椎病,更重要的是预防与自我康复,未病者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者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下面,介绍几个颈椎病预防与自我康复的简单动作,供大家参考,帮助大家缓解颈肩部不适,避免症状进一步加重。在锻炼之前,首先需评估自己的病情,若症状严重,压迫神经、血管,请先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再进行锻炼;急性期应暂缓锻炼;另外,需注意活动时不可过快、过于用力,活动范围不可过大;锻炼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如有不适,则及时停止锻炼。



准备动作:

双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自然呼吸,眼睛平视前方,做好活动准备。


第一节:灵动四方

向四个方向活动颈椎:前屈、后伸、左右转动颈椎,每个动作缓慢进行,活动范围尽可能大。前屈时下巴尽量贴近胸口,后伸(抬头)时两眼尽量与天花板平行,左右转动时下巴尽量靠近肩膀。这几个动作能帮助我们充分活动颈椎,激活颈部周围的肌肉。


第二节:与项力争

将两手交叉,放于后枕部。低头时双手给一个下压的力,使下巴尽可能靠近胸口,颈后部有被牵拉的感觉为佳,坚持3秒后,头向后仰,双手持续给一个向前下的力量,与抬头的力量相对抗,每个动作宜缓不宜快。这个动作能放松和锻炼颈椎后部的肌肉,加强颈椎后部肌肉的力量。


第三节:提肩缩颈

耸起两肩,将肩膀尽可能向双耳靠近,当耸到最高点时,头颈部向下向内回缩。这个动作,可以放松和锻炼颈部侧方和肩背部的肌肉。


第四节:拉肩拔背 

抬头挺胸,双手向后,手指交叉抱拳,伸直胳膊,将双臂后伸,牵拉前胸部。如此牵拉三次后,再缓缓抬头后仰,同时双臂后伸,坚持2-3秒,后背有微热感为宜。这个动作,可以牵拉放松前胸与后背肩颈、肩胛内侧的肌肉。


第五节:按揉风池

风池穴,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将两手拇指呈“八”字放置于风池穴处,其余四指置于头两侧,固定头部,微微闭眼,按揉风池穴三次后,两拇指向对侧眼睛及鼻部方向稍加用力,以耐受为度,坚持2-3秒。这个动作能帮助我们放松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同时可有通络止痛、通利鼻窍、聪耳明目、镇静安神之功。



以上每个动作重复3-5次,可在学习和工作之余活动,放松和锻炼颈肩部肌肉,注意动作宜小不宜大,力量宜轻不宜重,切忌动作过快过猛,需适可而止。

在功能锻炼的同时,日常调护也很重要。首先,注意颈肩部保暖,不贪凉,避免寒湿之邪侵袭;其次,应注意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少低头;再者,要注意睡卧姿势,避免使用过高或过低的枕头;最后,应避免颈部外伤,如挥鞭样损伤等。祝大家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免受颈肩痛困扰。

END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按摩专业委员会

  撰稿: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 白金山

  审稿:北京中医药学会按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见国繁

  编辑:陈艺璇

审核:韩偎偎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