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听到过这句话“诶,我腿上的血管怎么会鼓起来呢?这是怎么回事?”这实际上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蚯蚓腿”,也就是医学上的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病之一,其主要特点是下肢静脉的扩张、凸起、迂曲或成团状,且会伴有下肢沉重、疼痛、乏力、抽筋、水肿以及皮肤改变等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严重者会出现慢性溃疡、血栓性浅静脉炎等,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个人和社会的医疗负担。[1]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家族遗传史: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且女性高于男性。
2.长期久坐久立者:长时间久坐久立人群下肢回流受阻,发生静脉曲张的可能性比非久坐久立者高。
3.妊娠期妇女:妊娠期妇女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导致下肢静脉系统压力增高,阻碍下肢血液回流是发生静脉曲张的重要因素。
4.其他:腹压长期增大者(如长期慢性咳嗽、便秘等)、体型肥胖者也会造成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引起下肢静脉曲张。
1.动起来:长期久站久坐会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力增高,使下肢浅静脉出现迂曲增粗。我们平时在坐和站超过1小时后就需要走一走,这不仅可以预防静脉曲张,也可以减少颈腰椎不适;对于有些工作必须久站久坐的,建议在站或者坐的时候,把下肢伸直,然后反复勾脚踝,让小腿有紧绷感后放松,利用小腿肌肉泵的作用,把小腿静脉的血液挤压回心脏。
2.休息时抬高下肢: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在坐位或平躺的时候用垫子把下肢抬高 10厘米,有助于下肢静脉的回流,减轻静脉淤血及静脉压力。
3.减肥:肥胖人群大多血脂高,血液黏度大,增加了血液流动的阻力,使血流缓慢,血液容易瘀滞在下肢,且肥胖者多为向心性肥胖,肚子大,对下肢静脉产生的压力也大,使下肢静脉血回流阻力大,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所以,肥胖人群可以通过减肥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的阻力,预防静脉曲张。必要时穿戴减压袜:这主要是借助减压袜由远端至近端的循序减压,将血液从远心端挤压回近心端,促进静脉回流。所以,减压袜必要时可应用于久站久坐、孕妇等人群。
4.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当出现下肢静脉曲张时,积极去医院进行相关专科检查,明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祖琼,杨国凯.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治疗进展[J].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 9) : 16-18.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撰稿: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杨诗会、闫英
审稿:北京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主任委员 廖奕歆
编辑:陈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