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唐·刘长卿
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
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2022年3月5日,惊蛰。西汉戴德《大戴礼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反映自然界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一年春耕也自此开始。那么在这仲春之际我们该如何进行养生呢?
古语云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时节进入仲春,万物复苏,天气转暖,花开鸟鸣,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在太阳出来的时候外出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同时配合着摩擦双手、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动作,以疏通气血,升发阳气。
惊蛰时节阳气渐生,人体内肝气渐旺,是肝脏机能活动的旺盛时节。所以惊蛰养生,要重视对肝脏的保养,使肝脏机能正常,以适应惊蛰气候的变化,减少疾病发生。要重视精神调养,应戒骄戒躁、戒暴怒,保持心情的愉悦,以顺应肝喜条达之性。
春天是属肝的季节,然肝气容易亢奋,肝气过旺则会损伤脾胃。饮食五味中酸味可以助肝气,所以此时要少吃酸梅、话梅等零食。糯米、黑米、燕麦、南瓜、红枣等甘味食物要多吃,甘味最宜补脾气,脾脏强健了反过来也可以滋养肝气。
惊蛰节气,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就让人感到口干舌燥,身体不舒服。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说法。不过生梨性寒凉,所以身体虚寒或脾胃虚弱者应尽量少食,以免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的情况。
惊蛰养生在于养肝补脾,穴位按摩可以太冲、足三里、三阴交为主。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是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具有疏肝气、调气血的作用。足三里是胃经的重要穴位,具有健脾、和胃、益气的作用。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经脉同时交汇的地方,具有同时调节肝脾肾三脏的作用。以上三个穴位合用,可以起到很好的养肝补脾作用。
惊蛰过后,肝气渐旺,我们可以通过中医传统导引术中的握固炼气式来促进体内脏腑经络之气的和畅。握固炼气式通过卷指握固、扩胸展肩、含胸拔背以及松紧交替、吐纳运气、闭气停息等一系列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体内真气的生发,加强体内先天真气与自然界后天清气在胸中的充分交汇与融合。
方法:面东而始,起于小指。四十五度,左右展翅。握固成拳,安排五指。两臂外旋,曲肘垂直。拳眼向上,拳心相持。目视前方,略微停滞。后推两肘,动作依次:收腹扩腹,展肩含之。收缩颈项,如寒鸡势。提肛缩肾,上方而视。头颈手臂,还原松弛。两臂前伸,与肩平至。下颌内收,百会顶支。力达拳面,渊渟岳峙。曲肘收臂,回归原式。三复其法,收功而止。
荠菜瘦肉粥
食材:猪瘦肉50g 鲜荠菜50g 大米50g 盐少许
做法:猪瘦肉切米粒丁,以少许料酒、盐腌制半小时;荠菜洗净,开水烫一下,过凉切碎。大米洗净放入滚水锅内,大火煮沸,小火煮至米刚开花,下入猪肉搅匀,继续煮至粥粘稠,下入荠菜滚开十分钟,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肝明目,健脾补虚。
撰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林哲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毛鹏鸣
编辑:陈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