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肝正当令
说到肝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前段时间,著名唱作人赵英俊及达叔因患肝癌相继离世,留给大家无尽的伤痛。中医认为,春季是养肝的好时节,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强大却沉默”的肝脏
肝是身体最强大的器官之一,要说它有多强大,请看下面的一组数据:全年无休、24小时待机处理身体各种生命活动,即使被切掉了60%到70%,人依然可以生存。
也正因为它的代偿功能如此强大,本身又没有痛觉神经,早期肝癌患者的症状常不明显。此外,很多人讳疾忌医,一拖再拖,错过了治疗时机。
既然肝病如此可怕,好好保养我们的肝脏真的十分重要。常言道:“养肝等于养命”,而中医又有“春宜养肝”之说。那么,究竟哪些人需要养肝护肝呢?
需要养肝的人群
一
经常口干口苦者
门诊上总是会遇到一些口干、口苦的朋友,虽说有可能是家里暖气太足“惹的祸”,但也有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黄帝内经》说过:“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意思是说口苦属于胆经病,肝胆经络有问题的人,就容易出现口苦、口干的症状。
二
经常头痛者
这里说的头痛,主要指偏头痛,就是头部两侧,包含太阳穴到后脑勺两侧的部位,即胆经在头部循行的位置出现的疼痛,西医多将其称为血管性头痛。经常偏头痛的朋友,更要注意啦。
三
脾气急躁者
春天一到,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脾气更“大”了。中医看来,此时主要是肝脏在作祟。肝藏血,主疏泄,肝之功能正常则情绪得以正常疏泄,若肝主疏泄功能下降,肝失所养,则很容易出现情绪问题。
四
睡眠不好的朋友
胆经在夜间11点到凌晨1点“值班”,而肝经在凌晨1点到3点“上岗”。以上时间段如果有睡不着或者容易醒的情况,可能是肝胆出现了问题。
春季养肝怎么办?
饮食少酸多甘
“色青入肝”,因此我们在春季应多吃一些绿色蔬菜。
“酸味入肝”,但春天吃酸过多会让肝气更旺,肝旺伤脾,导致脾虚。再加上酸性收敛,会影响人体阳气的升发。
《黄帝内经》中讲:“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食用甘味的食物,有滋养津液的作用。因此,春季饮食我们提倡少酸多甘。
甘味食物首推大枣和山药。大枣,性味平和,可以滋养血脉,强健脾胃,生熟两吃。山药可健脾益气、滋肺养阴、补肾固精。(注意:糖尿病朋友不适合多甘的饮食)
随着气温上升,过食温补反而会加重身体内热。因此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一般可选用莲子、芡实、花生、核桃等平性食物。
两个动作养肝经
揉地筋
肝主筋,调筋就是养肝!
具体方法: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坐下,抬起脚,绷直脚掌,将脚底面向自己,把足趾向上翻起,脚底部就会出现一条硬筋。按摩这条硬筋,把它推松推软,有不错的疗效。睡前用热水泡脚后揉按效果更佳。
推肝经
推肝经除了可以泻肝火,还可以畅通肝经气血。
具体方法:用掌根从大腿根部推至膝盖处。也可握拳后,用四指的第二个关节向下推。左右腿各五十遍。推按的时候,如果涂一些精油、润肤乳液会更好,柔润帮助更好地推按。
四个穴位来养肝
身体的一些穴位可以帮助我们顺应“春生”之气,起到事半功倍的养生作用。从中医理论来讲,春季对应五脏中的肝,春季养生首先养肝,可按揉期门、肝俞、太冲、太溪四大穴位。
期门穴和肝俞穴
位置:前者居于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后者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分别是肝气输注于前胸和后背的重要穴位,两者配合属中医学的俞募配穴法,可起到疏肝理气、养肝柔肝的作用。
太冲穴
位置: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功效:是肝经的原穴,按之可培补肝之原气。
穴
位
图
太溪穴
位置:位于足内侧,足内踝(高点)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即: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为肾经原穴,按之可培补肾之原气。中医讲肝肾同源,肝属木,肾属水,水能涵木,按揉太冲穴和太溪穴可起到滋水涵木、补肾养肝的作用。
编辑:陈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