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中医科普 | 男性竟也有“更年期综合征”?

48岁的何先生,一直以来工作生活还算顺利。可最近越来越觉得他的妻子半年来总是脾气大,动不动就冲他发火,还总和“隔壁老王”交谈甚欢,搞得他现在失眠健忘,心情总是很糟糕,时不时还冲别人发脾气。他去医院检查,医生说睾酮水平降低,考虑患有“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可能性大,也就是临床上所说的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ate onset hypogonadism in males,LOH)。

不少年过40岁的中老年男性出现乏力盗汗、失眠多梦、急躁易怒、性欲减退等症状时,常常觉得人老了,出现这些症状不是什么大事,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事实上,这往往可能是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预警信号。LOH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若不及时治疗,LOH还可能引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严重的慢性疾病,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目前,大家对这种疾病的认知程度很低。年龄超过40岁的男性应当多了解该病的相关知识,出现上述症状时,主动求医,早诊早治。


为什么男性也会有更年期呢?

杨晓晖主任医师

随着男性的衰老,其内分泌轴开始发生变化,包括下丘脑—垂体—睾酮轴退变所致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变化所致脱氢表雄酮减少、生长激素-IGF-1轴变化所致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等,而上述变化直接导致部分睾酮缺乏。多数学者认为,睾酮缺乏不一定会引发更年期综合征症状,但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一定伴随着睾酮的缺乏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是由睾丸功能退化所引起的。患者症状常以性功能减退为主,伴随着心血管系统症状、内分泌紊乱症状、精神心理症状等等。 


精神症状主要是性情改变, 如情绪低落、忧愁伤感、精神紧张、神经过敏、喜怒无常,缺乏信任感等。还会有神经衰弱表现,如失眠、多梦、易惊醒、记忆力减退、健忘、反应迟钝等。


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悸、心前区不适,或血压波动、头晕耳鸣。


内分泌紊乱常常出现血糖升高、血脂升高等现象。


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不适、腹泻便秘交替等。


性功能障碍常见性欲减退、阳痿、早泄、精液量少等。


体态变化全身肌肉开始松弛,皮下脂肪较以前丰富,身体肥胖。



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LOH?


男性更年期综合症自测量表可以帮助您判断自己是否有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OH)的可能。

按照以下症状没有(0分)、有时(1分)、经常(2分)、一直(3分)进行评分,如果体能和血管舒缩症状评分超过5分,或精神心理症状超过4分,或性方面的症状超过8分,您可能有部分雄激素缺乏症状。则需要到医院就诊检查雄性激素水平,进一步帮助诊断。

体能问题


我感到全身乏力

□没有  □有时  □经常  □一直


我难以睡眠

□没有  □有时  □经常  □一直


我没有食欲

□没有  □有时  □经常  □一直


我骨骼和关节疼痛

□没有  □有时  □经常  □一直


血管舒缩症状

□没有  □有时  □经常  □一直


我有潮热

□没有  □有时  □经常  □一直


我出汗较多

□没有  □有时  □经常  □一直


我心悸

□没有  □有时  □经常  □一直


精神心理症状


我健忘

□没有  □有时  □经常  □一直


我注意力难以集中

□没有  □有时  □经常  □一直


我会无缘无故地恐慌

□没有  □有时  □经常  □一直


我易怒烦躁

□没有  □有时  □经常  □一直


我对以前喜欢的事情失去兴趣

□没有  □有时  □经常  □一直

性方面的问题


我对性失去兴趣

□没有  □有时  □经常  □一直


我对有性感的事情无动于衷

□没有  □有时  □经常  □一直


不再有晨间勃起

□没有  □有时  □经常  □一直


我的性交不再成功

□没有  □有时  □经常  □一直


我在性交时不能勃起

□没有  □有时  □经常  □一直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是否需要治疗?


人们对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普遍缺乏认知。大多数人认为,人老了,激素缺乏很正常,反正也不影响正常生活。然而调查研究发现,雄激素缺乏与男性健康、寿命息息相关,美国研究显示,雄性激素重度缺乏者,生存率降低程度达到46%。此外,雄性激素的缺乏,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密不可分。因此,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绝非治不治都可以的疾病。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雄激素替代疗法,生长激素治疗等。药物治疗具体方法和剂量一定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因此杨晓晖主任医师提醒大家平时还要学会自我调节,注意以下几点以保证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

01




                     适当运动

坚持每天适当运动不仅能提高心血管功能和呼吸系统功能,还能增强体质、有效减轻精神压力。更年期男性以有氧运动最佳,如快步走(5~6公里/小时,1~2小/天)、慢跑(6~7公里/小时,30分钟/天)、游泳(45分钟/天)、乒乓球(1小时/天)等。当然,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他合适的运动项目与运动量。


科学运动



02




                      调节情绪

更年期男性的情绪波动大多源于压力过大,所以,舒缓压力是现代男性需要学习的重要课程,不良情绪应想办法及时宣泄:

① 自我劝导,积极面对问题;

② 借助他人进行情绪“释放”,如与家人或朋友聊天,或咨询专业心理医生;

③ 多参加集体活动与户外活动,如唱歌、跳舞、垂钓等。



03




                      规律作息

事实表明,规律性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助于人的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培养自己的良好心境。

① 坚持早起:一日之计在于晨,长期坚持早起不仅能让人精神饱满,还能提高记忆力,快速进入学习和工作状态。

② 适当午休:适当午休可以缓解因大脑供血不足而产生的疲惫感,建议午间平躺休息 30~60分钟。

③ 避免熬夜:经常熬夜会引起身体各系统功能紊乱,加重更年期病情,建议每晚在 22:00点前入睡,保证每天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入睡困难的可以在睡前泡泡脚,或者喝一杯热牛奶,都是促进睡眠的好方法。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是如何认识及防治的呢?


01





病因病机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在男子“六八”到“八八”这一从中年向老年过渡阶段,中医学中认为本病多由于肾精逐渐衰少,精血日趋不足导致肾的阴阳平衡失调,肾为先天之本,人体生命之源,肾脏功能失调,会导致心、肝、脾等脏腑功能紊乱。同时肝肾互为母子,影响精血的相互滋生转化以及阴阳的平衡。

02





防治原则


抓住主要的病因病机并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应着重从补肾助阳、滋肾柔肝、养心安神三方面着手。


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火或心火亢盛,下劫肾阴则会出现心悸失眠、烦躁汗出等症状。临床常用酸枣仁、柏子仁、当归、麦冬、天冬、生地黄、远志等药物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若肾阴亏虚日久,阴不制阳,阴阳失调,则会出现性功能障碍、疲乏无力等症状。临床常用附子、肉桂、仙茅、淫羊藿、巴戟天等药物温肾壮阳。


若肝失疏泄,肾之开合失度,肾精遗失,久之则肾精亏虚与肝血不足互为影响,进而出现情志不舒等表现。临床常用枸杞子、茯苓、山茱萸、熟地黄、柴胡、白芍、薄荷等药物滋补肾阴,疏肝解郁。

03





药膳及食疗


药膳一:枸杞子炖兔肉

1)配方

药食两用物质:枸杞子30克。以宁夏、甘肃产地、粒大、肉厚、种子少、色红、质柔软者为佳。

主料:兔肉350克。

辅料:生姜适量。

调味品:细盐适量。

2)烹饪方法

①兔肉洗净,焯水烫熟片刻,切小块。生姜洗净,切块。

②砂锅内放入兔肉块、枸杞、姜块,加入适量水,用大火烧开后小火慢炖至兔肉熟烂,加入盐调味,即可食用。

3)功效:补益肾精,养肝明目。

4)禁忌人群:外邪实热、脾虚湿滞以及肠滑便溏者禁食。


药膳二:桂黄浆粥

1)配方

药食两用食材:肉桂10g,以福建、广东、广西、云南产地者为佳。熟地黄10g,以河南山西产地者为佳。麦冬10g,以浙江、江苏、四川产地者为佳。

主料:粳米100g

辅料:鲜韭菜30g

调味品:盐适量

2)烹饪方法

①将肉桂、熟地黄、麦冬洗净后细切后,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30分钟,继续煎煮浓缩取汁,浓缩至约150ml滤出取汁备用。

②粳米淘洗干净,鲜韭菜洗净切段后备用。

③锅内导入适量清水,放入粳米,开大火熬煮,待米熟粥沸后,加入肉桂熟地麦冬汁,再加入鲜韭菜段和少许盐,继续煮至韭菜熟后即可。

3)功效:滋阴润燥,温肾助阳。

4)禁忌人群:脾胃虚弱及实热者。


口干明显者,可用西洋参、枸杞、莲心等泡水喝,也可将黑木耳、黑米、黑芝麻、黑豆等黑色食物炖汤食用。怕冷、腰膝酸软明显者,可多吃羊肉、鲈鱼、干贝、泥鳅、牛骨等补肾壮阳的食物。


END

参考文献:

[1]丰雷. 男性也有更年期[J]. 心理与健康, 2019.

[2]郭晓慧主译.基础与临床内分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2009,5.

[3] 刘勇,郭非凡.内分泌学与代谢研究领域的反展态势分析[J].科学前言.2014,9(4):43-47

[4]高冰,张志超,袁亦铭,等.青年男性情绪障碍与睾酮缺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6,52(2):125-127

[5]吕双喜,曾凡雄,邵魁卿,等.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用药规律及治疗思路探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7,36(02):136-139.

[6]徐文丽,崔云,吕心朋,等.中医药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10):777-779.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

  撰稿:杨晓晖

  编辑:陈艺璇 王许

审核:杨娜   监制:邓娟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