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普 | 长期吃安眠药会上瘾吗?
发布日期:2021-09-23 15:16:30
浏览次数:360

安眠药即镇静催眠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使人体的脑神经处于休眠状态,缓解过度兴奋,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常用的安眠药包括苯二氮䓬类,新型非苯二氮䓬类,如:佐匹克隆、唑吡坦等,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

—安眠药具有成瘾性—

安眠药不能滥用,因为安眠药有一个特点,就是长期服用会产生药物耐受性。也就是说,长时间服用安眠药的疗效较一开始会变差。甚至会形成“失眠-吃安眠药-失眠好转-停药难受-继续吃安眠药-失眠好转”这样的恶性循环。
一旦长期服用安眠药后突然停用,可能会出现难以入睡,头晕、头痛、烦躁、焦虑、跌倒,认知功能减退等戒断症状。
我们临床最常用的安眠药是苯二氮䓬类,包括地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氟西泮等。
苯二氮䓬类药物可改善失眠患者入睡困难的问题,增加睡眠时间。但持续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一旦停药可能出现焦虑、坐立不安、易激怒等戒断症状。这些表现的轻重程度与药物的使用剂量、用药方式以及多种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联合使用有关。此外,还与使用者的生理状况、精神状况以及药物滥用史有关。
有肝肾功能损害、重症肌无力、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度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禁用此类药物。

新型非苯二氮䓬类,如唑吡坦、佐匹克隆和右佐匹克隆等。这类药物起效快、半衰期短(次日残余效应被最大限度降低),一般不产生白天困倦等现象,适用于短暂性、偶发性失眠或者是慢性失眠的短期治疗。同时,成瘾性和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对呼吸的抑制性方面更小,安全性相对较好,是目前推荐治疗失眠的一线药物。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能够提高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长。若对其他安眠药产生依赖性,可以用这类药物替代治疗。
联合使用非苯二氮䓬类、苯二氮䓬类和抗抑郁药,可以改善睡眠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改善焦虑、抑郁症状。
患者服用安眠药时,切不可滥用。如果有其他药物滥用史、酒精成瘾史、物质成瘾史、精神疾病史等,容易成瘾的患者更要合理使用安眠药。
安眠药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采用短疗程、小剂量原则。这样才能既发挥药物作用,又将副作用降到最低。
长期使用安眠药的患者,不可以骤然停药或强行撤药。要缓慢、渐进地停用药物,每2周减少原剂量的 25%,直至完全减停。当药物使用为高剂量时,应稍大幅减量,低剂量时小幅减量,预防严重的断药症状。
此外,WHO规定,使用任何一种安眠药,最好不要超过四周。服用安眠药时,最好请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开药。服药效果不佳也不要随意加量,要及时就诊,遵医嘱更换另一种药物。
1.减轻心理负担。每天睡觉时默念一下:“睡眠不好没什么大不了”。
2.白天再困倦,也要坚持完成该做的事情。尽量不要在白天睡眠,午睡不要超过1小时。
3.将注意力关注于当下,抛开脑子里纷飞的忧虑,进入自我放松的状态。
4.进行冥想练习。缓解焦虑、促进睡眠很有帮助。
5. 由于个人体质、失眠轻重和伴随症状不同。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服用安眠药,不要擅自服用药物。如果担心西药较大的毒副作用。配合中药,针灸、心理疗法等方式来改善睡眠也是很好的选择。
6.穴位按摩:神门穴(位于腕前区,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缘)。每日晚上睡前用手指按摩100次。
内关穴(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每日睡前用手指按摩内关80~100 次。
百会穴(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 寸)。每日睡前按摩60 次。



编辑:陈艺璇 王许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