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暑
传
统
节
气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元稹《小暑六月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是说此时天气已炎热,但未到达极点,故名为小暑(7月7日—7月21日)。小暑时,“出梅”和“入伏”是标志的物候变化,但有农谚语:“小暑一生雷,翻转倒黄梅”,是说小暑时雷暴天气增多,雨量仍然很充沛。小暑节气要更注意消暑防湿,健脾养心。
起居养生
清淡饮食,养护脾胃
潮热闷湿的节气特点,导致湿热遏阻于脾胃,脾胃不能正常受纳、腐熟、运化水谷,进而出现食欲不振或者消化不良的症状,水谷精微不能散布供养周身,易令人感到烦躁、疲倦。此时的饮食宜清淡助于消化。例如荷叶、薏米、扁豆、山药、莲子、瘦肉等食材,做成清淡米粥,既可以清暑祛湿,也利于消化,减轻脾胃的负担。同时新鲜瓜果蔬菜正上市,适量地食用新鲜瓜果蔬菜也有利于清暑养阴,有助消化。
合理避暑,远离苦夏
从小暑开始至大暑,为一年中暑热之气最盛之时,暑热之气最易伤阴耗气,会使人出现头昏胀、乏力、倦怠嗜睡、食欲减退、心烦不安等暑热的症状。因此要在衣食住行都要注意避暑。穿着并及时更换轻薄防晒的衣物;及时通风,做好降温工作;保持心情的稳定,避免激动生气;避免暴晒及过多的室外运动,防止暴汗伤阴,汗为心之液,以免汗过伤心。
膳食养生
不可贪吃寒凉食物
清朝养生专著《颐身集》云:“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饮,喝冷水。饱腹受寒,必起霍乱。”此时阳气盛于外,体内阳气较弱,而寒凉食物是最易损伤阳气。脾胃阳气损伤,易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像西瓜、绿豆汤、乌梅汤等虽是消暑解渴的佳品,但不宜冰镇后马上食用,否则容易引起胃肠不适。
多食酸味,生津敛汗
炎热夏季,出汗较多,阴液丢失,容易岀现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四肢乏力等不适。酸味食物能敛汗止泻、祛湿,可预防人们因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还能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因此可以适当吃一些酸性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杨梅、葡萄、山楂、菠萝、猕猴桃等。
调节脏腑
养心舒肝
小暑之时,在于养心。因腠理大开,汗出较多,心液易丢失,若心阴不足,则心火更容易亢盛,甚至一些老年人,还容易出现心阴耗竭之危象,发生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因此要重在养心,勿过汗过劳。炎热天气容易让人陷入焦虑烦躁的情绪,可以做一些舒缓的室内运动,舒肝静心,不仅可以缓解焦虑情绪,还可以养心肝之阴。
顾护脾胃
暑热之邪易夹湿,伤脾碍胃。脾胃不能运化则出现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的情况。此时不可用味重油腻之品强开食欲或者饮食冰镇之品降暑解渴,不仅会给身体消化功能带来负担,同时更加损伤脾胃阳气,形成不良循环。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以及适当的运动来改善食欲,还可以尝试三伏贴、代茶饮等养生方法来健脾开胃。
运动养生
小暑时,提倡少动多静,尤其是体弱之人不适合在此节气进行过多运动。可以选择在清晨及晚上较为凉爽之时进行较为舒缓的小幅度运动,例如散步、太极、慢跑等或者在温度合适的室内进行瑜伽等运动。微微汗出,以升阳养阳,切不可大汗淋漓,防止出现脱水、中暑状态。
小暑养生导引功
做法:两手在背后撑地,十指尖朝后,胳膊伸直,左腿向前伸直,脚跟着地,右腿跪姿折叠,大腿压住小腿,眼睛看着左脚尖,并使身体重心向后移,然后向前移。再两脚交换,重复同样的动作,各做15次,最后上下牙齿相叩,咽口水,深呼吸,收功。
作用:防治下肢及腰的风湿疾病,对咽干、小腹胀、半身不遂、健忘、脱肛、手腕无力、喜怒无常等病症有缓解作用。
经络养生
调节脾胃不仅需要饮食调节,还可以通过合适的运动来健脾运气,通过导引术来刺激经络之气血,已达到疏通中焦脾胃,强化功能的目的。
八段锦第三段——调理脾胃臂单举
做法:左手自身前成竖掌向上高举,继而翻掌上撑,指尖向右,同时右掌心向下按,指尖朝前。左手俯掌在身前下落,同时引气血下行,全身随之放松,恢复自然站立。如此左右手交替上举各 4 ~ 8 次。
功效:这一动作主要作用于中焦,肢体伸展宜柔宜缓。由于两手交替一手上举一手下按,上下对拔拉长,使两侧内脏和肌肉受到协调性的牵引,特别是使肝胆脾胃等脏器受到牵拉,从而促进了胃肠蠕动,增强了消化功能,长期坚持练习,对上述脏器疾病有防治作用。
穴位养生
按摩丰隆穴、承山穴
定位:丰隆穴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处。承山穴位于人体小腿后面正中,肌肉浮起的尾端极。
做法:用大拇指采用点按式的方式按摩丰隆穴1~3分钟,用指按住承山穴,坚持1~2分钟,或揉此穴5分钟亦可。
功效:去湿化痰、调和胃气、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经络疏通、健脾利湿,之后还能达到祛脂减肥的目的。承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刺激承山穴可以振奋膀胱经阳气。
按揉神门穴
定位:伸肘仰掌,于手掌小鱼际肌近腕部可摸到一突起圆骨(豌豆骨),在该圆骨下方、掌后第1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手前臂内侧可触摸到的大筋)的桡侧缘可触及一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做法:用拇指按揉神门穴50次,以感觉酸胀为宜。
功效:改善心脏功能,刺激穴位可起到宁心通络、镇静安神的作用。
养生食疗
冬瓜海带汤
配方:冬瓜300克,海带50克,植物油、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冬瓜去皮切块洗净,海带用水泡40分钟,洗净切丝。在锅里倒植物油,油烧热后放入冬瓜块和海带丝翻炒2分钟,放入适量清水,大火煮8分钟,加盐、味精即可。
功效:清暑、降温、祛湿。
丝瓜番茄粥
配方:丝瓜500克,番茄3个,大米100克,葱夔末、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丝瓜洗净去皮,切小片;番茄洗净,切小块备用。大米洗净放入锅里,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煮至八成熟;放入丝瓜片、葱姜末、盐,再煮到粥熟,放入番茄块、味精稍煮即可。
功效:清热解暑、化痰止咳、生津除烦。
撰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穆倩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宋佳乐
编辑:王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