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塘一曲俯高楼,云白山青江自流。
阳月渐收芒种雨,西风吹老稻花秋。
—— 霍与瑕《夏日即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五月节,唯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就是说像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应该尽快收割。因夏播作物进入繁忙播种时期,因此此时节被称为芒种(6月5日—6月20日),被又叫作“忙种”。芒种时,北方进入雷雨、阵雨时节,南方则进入梅雨季节,虽天气炎热,但气温常因雨水起伏。此时湿热蕴成,阳热渐长向最盛,阴气始生。不仅要清利湿热,还要避免阳气过盛,损及阴气。
沐浴祛暑,需知其法
在炎热时节,人体通过将汗液从腠理中排出来宣泄阳气、祛湿热之气,沐浴可以及时清理腠理肌肤之糟粕,使汗出通畅。但沐浴次数不宜过多,每日一次即可,沐浴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宜过高,也不宜用力搓揉皮肤,防止腠理皮肤受损,引起皮肤疾病等不适,甚则抵抗、防御能力下降,外邪乘虚而入。
安定平和,心情舒畅
心火易亢,加之此时天气炎热,容易心情烦躁,更加引动心火,引起失眠、头疼等症状,甚则引起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尝试调节心态,以适当的方式宣泄情绪,可以通畅气机,疏泄心火,不至阳亢伤阴。
消除懒散,振奋精神
气温升高,湿气亦重,湿热蕴于周身,就会产生困倦、萎靡乏力的感觉。要积极通过饮食以及运动等方式,益脾健运、通畅气机,使湿热从汗而除,达到振奋精神,消除乏力感的目的。
清淡饮食,健脾调心养阴
《修龄要指》曰:“名为毒月,君子斋戒,薄滋味,节嗜欲。”夏三月的饮食宜清补,以健脾养心、祛暑益气、生津止渴为原则。食用清淡的饮食如蔬菜、豆类等易于脾健运升清,养阳存阴,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能为人体提供糖类、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及维生素等各类营养成分。饮食清淡还要食勿过咸、过甜以免引起血压、血脂、血糖的异常。此外,在芒种时应适当多吃一些补血养心、健脾益气的食物、如糯米、小米、大麦、胡萝卜、南瓜、番茄、奶类、鲤鱼、牛肉、鸽蛋等。
少食辛温,排汗除湿
芒种时少食辛辣,如生姜、胡椒之品等。不仅可以增强食欲,还可以帮助人体排汗,有助于清利湿热,或因雨水增多、气温波动引起的寒湿。但不宜过多食用此类或者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如油煎油炸之物和人参等补品。其性质辛热,在炎热的夏季服用,会使人阳气过盛、烦躁不安,同时也容易引起消化道及全身性的一些疾病或不适,如便秘、痔疮、口唇干裂等。
调心养阴,重在调神
保生心鉴》曰:“五月属火,午火大旺则金气受伤。古人于是时独宿、淡味,兢兢业业保养生脏,正嫌火之旺耳。”夏日心火旺,而心为神明之主,若心气不调、心火过盛,会影响精神,使人烦躁不安、失眠头疼、萎靡不振,相应的调心也当从调神入手。积极乐观的生活,创造平和愉悦的心情,控制欲望可以保养生脏、养阳存阴,“神强则多寿”。芒种时注重养神,可使通体顺畅,达到延年益寿。
芒种养生导引功
做法: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屈肘,两手手心向上,放在胸前,由胸前上提,然后翻腕向上托举,两臂伸直,手心向上,十指尖向后,腹部向前挺,背向后压,头后仰,目视双手,略停数秒,双手经身体两侧徐徐落下。如此反复做35次,最后上下牙齿相叩,咽口水,深呼吸,收功。
毛孔调息功
做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全身放松,两眼微闭或两眼平视,但要视而不见,两膝盖微屈,思想集中,呼吸绵绵,呼气时意念想全身八万四千毛孔都张开,向外排气,使一切病气、浊气都排出去,吸气时意念想全身毛孔都在采气,内脏各器官也与宇宙中之大气同呼吸,共命运。每次站桩20分钟,可达到祛病延年之目的。
足太阳经、心经走罐法
轻吸快推足太阳经
做法:应用小号的火罐、以吸入罐内皮肤高于罐外3~4毫米,皮肤微微潮红为度、再涂以润滑剂,以每秒钟约30厘米的速度走罐。以走罐后施术部位或周身汗出时疗效最佳。
功效:轻吸快推足太阳经能够宣行卫气,祛除表邪,祛暑利湿。
重吸快推心经
做法:用小号火罐,以吸火罐内皮肤面高于罐外8毫米以上,皮肤紫红为度。再于施术皮肤涂以蓖麻油,走罐速度亦为每秒钟30厘米左右。
功效:此法吸附力强、刺激力量大,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对皮肤、心经腧穴强刺激影响经脉气血,进而调心泻火。调整心经阴阳平衡。
点按心俞穴
定位:正坐或俯卧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所在处即第7胸椎棘突,往上推2个椎骨(即第5胸椎),从其棘突下缘旁开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手法:用拇指点按心俞穴50次,以感觉胀痛为佳。
功效:心俞穴是脏腑中心的精气在背部的输注之所,适当按摩此穴可促进心脏的血液循环,起养精益气、改善体质的作用。
掌擦涌泉穴
定位:仰卧位。卷足,足底前1/3处可见有一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此穴。
手法:用手掌掌侧摩擦涌泉穴50次,以透热为度。
功效:刺激肾经上的涌泉穴,可通过经络的传递作用,可增强肾脏功能,调节内分泌与神经系统,从而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枸杞滑溜里脊片
配料:猪里脊肉250克,枸杞子50克,水发木耳、水发笋片、豌豆各30克,1个鸡蛋的蛋清,调料适量。
做法:将枸杞子分2份,一份加水煮,提取枸杞子浓缩汁约25毫克另一份洗净蒸熟;猪里脊肉抽去白筋切成片,用蛋清、水淀粉、食盐拌匀浆好,投入热油中,待滑透捞出沥油;等锅内油热时放入木耳、笋片和豌豆、葱、姜、蒜、香醋、料酒、食盐翻炒片刻,加入熟枸杞子、肉片、枸杞子浓缩汁和清汤,翻炒片刻即成。
功效:此方具有养心安神、健脾益气之功效。
香菇冬瓜球
配料:香菇、鸡汤、淀粉各适量,冬瓜300克,植物油、精盐、姜、味精、麻油各适量。
做法:香菇水发、洗净,冬瓜去皮洗净,用钢球勺挖成圆球待用,姜洗净切丝。锅内放入适量植物油烧热,下姜丝煸炒出香味,入香菇继续煸炒数分钟后,倒入适量鸡汤煮开后,将冬瓜球下锅烧至熟时,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锅。
功效:此方具有补益肠胃,生津除烦之功效。
撰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穆倩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宋佳乐
编辑:王许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