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中医科普 | 生活中“三要三不要”防护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多起病缓慢,早期症状轻微,仅表现为小腿毛细血管扩张,或下肢酸困感,常不被人们重视。直至出现浅静脉迂曲成团,状如蚯蚓,或并发色素沉着,水肿,迂曲的静脉发热、疼痛时,患者才来就诊。如果此时仍不重视,长期任其发展,最终可出现腿部皮肤湿疹,溃破,甚至导致小腿顽固性溃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烂腿”。本病好发于从事持久体力劳动或站立工作的人员,有静脉曲张家族史的年轻人,亦应引起注意。

中医讲“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日常生活中,重视“三要三不要”,努力预防静脉曲张的发生,或减缓已出现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不适症状。

要小腿肌肉适当运动

生活中,提倡“迈开腿”,适当的走动可以促进肌肉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对于久坐或久卧的人群,可进行多种形式的下肢(尤其是小腿)肌肉反复收缩再放松运动,例如:活动脚趾、脚腕,或作平躺,上抬、平放下肢运动等等。

要避免腹内压增高


腹内压增高时,会使下肢静脉暂时性或间断性受压,会影响下肢静脉的向心回流,引发下肢静脉曲张。所以,若有引起腹内压升高的疾病,例如:便秘、慢性肺病等,需治疗原发病,可减轻下肢静脉压力。

要保持正常体重

大多数肥胖的人都会使下肢承受较重的压力,长此以往,容易造成腿部的静脉回流不畅,形成下肢静脉曲张。提倡保持正常的体重,对于肥胖的人群,要循序渐进地减肥。国际上常用体重身高指数(即BMI)衡量人体胖瘦程度,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2 。亚裔成年人用以下标准来判定:<18.5过轻,18.5-23.9正常,24-27.9超重,>28肥胖。

不要长久站立不动


长期站立不动会导致静脉瓣膜压力过大,瓣膜关闭不全,引发或加重下肢静脉曲张。提倡要进行适当的下肢运动,如踏步、走动,使小腿的肌肉有收缩、舒张,在“肌肉泵”的作用下,促进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

不要长久静坐

长久静坐不动会导致下肢静脉压力增大,不利于静脉回流。建议每隔40分钟左右,可起立活动片刻。若需长时间坐位时,应双腿平行放置,每隔几分钟活动腿部、足部。需要注意的是,两腿交迭,例如翘二郎腿,会更进一步阻碍静脉的回流,也需避免。

不要高温或过冷

高温易使血管扩张,造成回流不畅,故不宜长时间用热水泡脚,尤其是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要避免热水泡足。过冷会使血管过度痉挛收缩,也会造成血液回流不畅,故应避免腿部受凉,尤其是冬季,要做好腿部保暖工作。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撰稿:航天中心医院中医科钟学文

  审稿:主任委员廖奕歆

  编辑:王许

  审核:杨娜

  监制:邓娟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