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中药科普 | 中药的“活化石”—银杏



大家所熟知的钓鱼台银杏大道已成为北京观赏银杏的一个地标,是京城人赏秋,思秋,怀秋,恋秋玩耍的好去处。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银杏的文化、药用、食疗和毒性吧。



银杏文化


银杏是历史悠久的树种之一,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在我国古代寺庙多以银杏树来代替“菩提树”,所以我国的古银杏大都在寺庙中,且大多都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银杏。银杏有一系列的名称,如“枰”、“平仲”、“鸭脚”、“圣果”、“银杏”、“白果”、“灵眼”、“公孙树”、“飞蛾叶”、“佛指甲”等等。

银杏别名展示墙

据《孔府档案》记载,孔子教其子孔鲤学诗习礼时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事后传为美谈,其后裔自称“诗礼世家”。至五十三代衍圣公孔治,建造诗礼堂,以表敬意。因孔子生前最喜欢吃银杏果,因此孔府宴中银杏成为主要菜品传承至今,故名“诗礼银杏”,是孔府宴中特有的传统菜。

诗礼银杏

《绍兴本草》云:“银杏,味苦、甘,平。唯炒或煮食之,生食戟人。诸处皆产,唯宣州形大者佳。七月、八月采实暴干。以其色如银,形似小杏,故以名之。乃叶如鸭脚,而又谓之鸭脚子。”李时珍曰:“原生江南,叶似鸭脚,因名鸭脚。宋初始人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银杏生江南,以宣城者为胜。树高二三丈。叶薄纵理,俨如鸭掌形,有刻缺,面绿背淡。二月开花成簇,青白色,二更开花,随即卸落,人罕见之。一枝结子百十,状如楝子,经霜乃熟烂,去肉取核为果。……须雌雄同种,其树相望,乃结实。”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白果相符。

银杏药用


银杏的药用功效如何呢?《中国药典》将其归纳为化痰止咳平喘药,甘、苦、涩,平,有毒。归肺、肾经。具有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用于痰多咳喘,带下白浊,遗尿尿频[1]。因其味涩,涩主收,主入肺经,能敛肺定喘,兼有一定的化痰之功,为治咳喘日久痰多之良药。收涩而固下焦,适用于妇女带下,小便白浊,遗尿尿频等。

银杏的化学成分主要含黄酮类,山奈黄素、槲皮素、芦丁、白果素、银杏素、穗花双黄酮;银杏萜内酯类成分,银杏内酯A、C等;酚酸类成分:银杏毒素、白果酸、氢化白果酸、银杏二酚等。具有平喘的作用【2】。

银杏主产于广西、四川、河南、山东、湖北、辽宁等地。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外种皮,洗净,稍蒸或略煮后,烘干。本品略呈椭圆形,一端稍尖,另端钝,长1.5~2.5cm,宽1~2cm,厚约l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平滑,具2~3条棱线。中种皮(壳)骨质,坚硬。内种皮膜质,种仁宽卵球形或椭圆形,一端淡棕色,另一端金黄色,横断面外层黄色,胶质样,内层淡黄色或淡绿色,粉性,中间有空隙。气微,味甘、微苦。以粒大、种仁饱满、断面色淡黄者为佳。

银杏饮片

银杏选购


银杏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坚果,常吃可以调养身体,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挑选呢?

观察外形:优质的银杏大小均匀,普遍都比较饱满,劣质的银杏大小不均匀,饱满程度不高。

观察颜色:质量好的银杏颜色为洁白色,且外壳非常光滑,用手指触摸就能够感受到,质差的银杏外壳颜色则会泛黄,有些陈年的颜色则会为糙米色。

辨别声音:随机抓取一把银杏,抓在手中用力摇晃,优质的银杏因颗粒饱满,所以并不会有响声,而劣质的银杏就会有异响。

感受重量:随机抓取一把银杏,如果银杏的压手感非常明显,那么就说明是优质的。

观察霉斑:银杏存放的时间长了,表面就会有霉斑产生,在挑选时一定要注意观察银杏表面有无霉斑。

银杏药膳


菜名:银杏鸡丁

【组方】嫩鸡肉(净)250g,白果100g,蛋清2个,食盐3g,白砂糖3g,绍酒3g,味精1g,干淀粉10g,芝麻油3g,葱段15g,猪油25g,汤50g。

【功效】本方系古代食疗方银杏莲子鸡去莲子而成。银杏敛肺定喘,收涩止带且能益气健脾,是民间常用副食,再与营养丰富的鸡肉作膳,共奏补气养血、平喘止带之功。用于老年体虚久咳、痰多、气喘,小便频数及妇女脾肾亏虚浊湿下注之带下量多,质稀等症,确有良效。身体虚弱或无病食之,亦可营养健身。

【制法】

银杏剥去硬壳,下热油锅爆至六成熟时捞出,剥去薄衣,洗净待用。

☞将鸡肉切成1.2厘米见方的丁,放在碗内,加入蛋清、食盐、淀粉5g拌和上浆。

☞将炒锅烧热,放入猪油,待油烧至六成熟时,将鸡丁下锅用锅铲划散,放入银杏炒匀,至熟后连油倒人漏勺内沥去油。

☞原锅加入猪油,投入葱段煸炒,随即烹入绍酒、汤、食盐、味精、倒入鸡丁和银杏,颠翻几下,用湿淀粉着薄芡,推匀后淋入芝麻油,再颠翻几下,起锅装盘即成。

银杏鸡丁

银杏毒性


银杏虽然有如此多的好处,但生吃或过量食用银杏却可能引起食物中毒,这是因为银杏中含有白果酸和银杏毒的缘故。古代书籍记载《日用本草》:“多食壅气动风。小儿多食昏霍,发惊引疳。同鳗鲡鱼食患软风。”《本草纲目》:“多食令人胪胀。”中毒症状多发生在进食银杏1~12小时后,先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随即有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不安、恐惧怪叫,惊厥而肢体强直。轻微刺激能引起抽搐,严重者逐渐四肢无力、呼吸困难。中毒儿童多见,大多发生在生食或食未经熟透的银杏引起,一般中毒剂量为10~50颗。幼儿生食5~10粒即可引起银杏中毒。炒熟或煮熟的银杏则不易中毒。

因此,食用银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切忌生吃。银杏的毒素遇热后,毒性会减弱,一定要烧熟。

小孩最好不吃或少吃。年龄越小越容易中毒,婴儿不能吃,3~5岁儿童不能超过5颗,成人10颗左右为宜。

去掉皮和胚后再吃。银杏的毒素主要集中在胚和种皮内,吃前一定要去除,发芽的银杏不能吃。

不能与阿司匹林或抗凝血药一起吃。银杏有抗凝血作用,与这些同类药一起服用,会将患者凝血的时间延长,可能会引起出血不止,加重病情。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20年版一部) [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12.

2.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中药饮片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02.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与鉴定专业委员会

  撰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宝银

  修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鹏

  审稿:北京城市学院李京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春生

  编辑:王许

  审核:杨娜

  监制:邓娟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