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中医科普丨秋分经络穴位保健按摩

秋分,作为秋季的第四个节气,标志着昼夜平分,阴阳平衡这一特殊时刻的到来。这一天,由于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大部分地区昼夜时间等分,各为12小时。秋分过后,气温逐日下降,天气逐渐转凉,秋季正式开始。在中医理论中,秋分不仅是自然界阴阳转换的关键点,也是人体调养身心、预防疾病的重要时期。



秋分时节,由于光照时长减短,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昼夜温差显著增大,万物开始进入收藏阶段。中医强调阴阳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秋分时期,由于阴阳转换,人体易出现阴阳失衡的情况,进而影响脏腑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其功能受损会直接影响气血的生成和运化,导致肠胃病的发生。

同时,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收获的食物种类丰富,《黄帝内经》指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油腻、辛辣之物,则会进一步损伤脾胃,导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从而引发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肠胃不适。

秋分时节,由于地面散热快,光照时间较前缩短,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寒湿邪气易在夜间侵袭人体,阻滞经脉,进而导致下肢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膝关节疼痛、小腿肿痛、下肢麻木等症状,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适时保健足阳明胃经,能够促进全身气血运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此外,秋季万物凋零,人易触景生情,产生悲秋情绪,中医认为,情志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情志不畅易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足阳明胃经循行
Hello autumn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一本作约字)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足阳明胃经自鼻翼两旁起始,上至鼻根中,在内眼角处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沿鼻外侧(承泣、四白、巨髎)下行,入上齿中,回出来挟着口的两旁,环绕嘴唇,向下交会于任脉的承浆穴;然后退回来沿着下颌的后下方,浅出于本经的大迎穴,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至耳前,经过足少阳胆经的上关穴,沿鬓发边际,上抵头角(头维),行至额前(神庭)。它下行的支脉,从大迎穴前边直下人迎,沿喉咙,进入锁骨上窝(缺盆)。深入体腔,贯穿膈肌,入属胃腑,联络脾脏。它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向下,经乳部内侧向下挟着脐的两旁,进入到腹股沟(气街)部。它在腹内的一条支脉,从胃下口的幽门部开始,经腹至气街与外行的主干会合。自此合而下行,经大腿前边的髀关、伏兔、下至膝膑中,再向下沿胫骨外侧,走向足背,进入中趾内侧(厉兑)。另有一条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向下到中趾外侧。它的又一条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至足大趾的内侧端(隐白),脉气由此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秋分穴位保健
Hello autumn
01
颊车穴


定位:位于面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处。

操作方法:用双手拇指放于同侧面部颊车穴,由轻渐重按压1~2分钟,感觉微酸胀为宜。

作用:颊车穴具有祛风清热、开关通络、解痉止痛等作用。刺激颊车穴可以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缓解面部疼痛不适,如牙痛、颞颌关节疼痛等。适当刺激颊车穴可以缓解眼部的干涩不适感。颊车穴与消化功能有关,刺激颊车穴可以促进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转,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痛等肠胃不适问题。此外,按摩颊车穴还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促进身体的放松和平静,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


02
条口穴


定位: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8寸,犊鼻与解溪的连线上。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条口穴,进行轻柔的旋转按摩,每次持续1-2分钟,每日一到两次。

作用:条口穴形状犹如条口,处于上、下巨虚之间,是机体内清浊之气交换转输的关键部位,具有理气和中、舒经活络、温经止痛等作用。按摩条口穴有助于舒缓下肢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下肢麻木、小腿肿痛等不适。现代研究还表明,刺激条口穴对胃疼、腹泻等胃肠不适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03
解溪穴


定位:位于踝区,踝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向下按压解溪穴,并作圈状按摩。按压时局部感觉微酸胀痛为宜。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日可进行1-2次。

作用:解溪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经穴,具有舒筋活络、清胃降逆、镇惊宁神作用。作为胃经的火穴,能够减少食欲,改善因胃火过旺引发的不适症状,对胃肠炎、胃炎、肠炎等肠胃疾病有良好效果,能够改善胃肠功能。同时,刺激该穴能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缓解下肢疼痛和肿胀。此外,按摩解溪穴有助于缓解紧张和焦虑等不良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供稿: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   张楚笛 沈潜
  编辑:乔雨园

审核:韩偎偎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