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普丨大暑经络穴位保健按摩
发布日期:2024-07-23 14:27:07
浏览次数:344

大暑,作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炎热、湿气最重的时节的到来。在这一时期,天气炎热,酷暑难耐,湿气弥漫,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对人体健康是一个大挑战,故而做好养生保健很有必要,而手太阴肺经的保健更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大暑时节,暑湿之气容易趁人体汗出腠理开之时,趁虚而入,导致“苦夏”、“中暑”等疾病的发生。手太阴肺经具有宣发肃降的功能,能够帮助人体排出湿气,减轻湿邪对人体的侵害,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同时,大暑时节,高温酷热容易导致人体出汗过多,从而耗伤津液。手太阴肺经与肺脏相连,通过保健该经,可以增强肺的功能,促进气血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从而达到防暑降温的效果。
此外,天气酷热,暑热易扰心神,人体易出现心烦意乱、失眠多梦等症状,中医认为心与肺密切相关,肺可以助心脏推动人体血液的运行。大暑时节,通过保健手太阴肺经,可以舒缓情绪,养心安神,帮助人们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太阴肺经自中焦的胃脘部起始,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中府),走向腋下,沿上臂前边外侧,行于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外面,下至肘中(尺泽),再沿前臂桡侧下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沿大鱼际外缘出拇指之桡侧端(少商)。它的支脉从腕后桡骨茎突上方(列缺)分出,经手背虎口部至食指桡侧端(商阳)。脉气由此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定位:位于胸部,肩胛骨喙突内缘,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旁开6寸。操作手法:按摩云门穴时,可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轻轻按压,并做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宜,每次按摩约5-10分钟。作用:云门穴具有宣肺止咳、泄热除烦、改善呼吸的作用。云门穴为肺气出入之门户,按摩此穴位有助于改善呼吸系统功能,缓解咳嗽、哮喘等症状。同时,按摩云门穴能够开肺、宽胸理气,从而舒缓情绪,起到除烦作用。

定位:天府穴位于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下3寸处。
操作手法:按摩天府穴时,可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轻轻按压,并做上下或左右的推揉,力度适中,每次按摩约5-10分钟。
作用:天府穴具有调理肺气、疏通经络、凉血止血的作用。按摩此穴位有助于改善咳嗽、哮喘等症状。按压此穴并配合合谷穴,能够缓解由于暑热侵袭人体,造成体内热迫血行导致的鼻出血症状。此外,天府穴还能促进上臂的气血循环,缓解因气血不畅引起的上臂疼痛。

定位:孔最穴位于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操作手法: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孔最穴,每次2-3分钟,每日2次。注意按摩方向应同肌肉走向一致,动作轻缓而有力。
作用:孔最穴具有清热利咽、润肺、止血、通经活络、清热解表的功效。通过按摩孔最穴,可以有效缓解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同时保健孔最穴,还可以发散体内的湿热邪气,调节体温平衡,从而预防和治疗中暑、发热等症状。此外,孔最穴还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从而缓解前臂疼痛、肌肉痉挛等症状。
大暑节气是夏季养生的关键时期,让我们坚持做好手太阴肺经的穴位保健,在炎炎夏日中也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供稿: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 张楚笛 沈潜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