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节气养生 | 二十四节气之美——大暑

二/十/四/节/气/之/一
节气介绍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



大家都知道“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这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且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刚好与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相吻合。在《1971~200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中,从30年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统计中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省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出现在7月下旬,绝大部分省区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都是出现在8月上旬,刚好都出现在7月下8月上的大暑时期。

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节气诗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唐•杜甫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
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


节气中医养生
1.俗话说“冬萝卜夏姜,健康自然方”。大暑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人们难免心中困惑,天气都这么热了,再吃姜或者喝姜茶岂不是更热吗?
其实不然,大暑酷热,却正是食用姜或饮姜茶的好时机。姜性温,此时人体阳气外散,内寒易生,姜能温中散寒,促进排汗与血液循环,非但不增热,反有消暑奇效。姜内的姜辣素,更是化解夏日贪凉引发的腹胀、腹痛、腹泻之良药。一杯下肚,暖流涌动,血管扩张,毛孔舒展,带走暑热与体内寒气,让身体重归舒畅。无论是雨淋还是空调久待后的不适,一杯伏姜茶,及时驱散体内寒气,守护夏日健康,让生活更加惬意。


2.空调怎么吹才凉快
在家避暑,善用空调小贴士:先开空调再关窗以促降温通风;设定26℃左右,避免温差过大;桑拿天启用除湿模式,享舒适不增温;每运行3小时,开窗通风换气;风口朝上,冷气自然下沉,循环更制冷,健康又节能。


节气三候

大暑时节三候分为:“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腐草为萤是说世上萤火虫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节气习俗

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喝伏茶: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如今,这样的凉亭很少见到了,不过在温州,这个几百年前的习俗却被一直保留了下来。



晒伏姜: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供稿: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   张楚笛 沈潜
  编辑:乔雨园

审核:韩偎偎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