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普丨芒种经络穴位保健按摩
发布日期:2024-06-05 10:19:54
浏览次数:359


芒种,作为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启。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攀升至一年中的高点,特别是南方地区,高温潮湿的天气令人感到闷热不适。这种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湿度增加的气候特点,使湿热交蒸,人们体内的阳气旺盛,气血运行加速,新陈代谢加快。
然而,这样的气候条件也使得人体容易遭受湿热邪气的侵袭,湿热内蕴影响多个脏腑功能。人们往往因此出现心烦意乱、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而心血运行不畅可能进一步导致心悸、胸闷;脾胃功能失调则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感。
此外,中医有“心通于夏气”之说,认为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代谢加快,血液循环也相应加速,加重心脏的负担,人们容易感到心烦意乱、失眠多梦、心悸等,出现心绪不宁的表现。
同时,气温升高,昼长夜短,容易影响人们的睡眠,睡眠质量下降也会使人心情烦躁、紧张。
手少阴心经,起始于心脏,贯穿上肢内侧后缘。心具有主血脉、藏神的功能,故而心经能够调节心脏功能活动,维持血液正常运行,并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因此,在芒种这样的高温季节,保健手少阴心经具有重要意义。
《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手少阴心经自心中起始,出来属于心系(心脏周围脉管等组织),向下贯穿膈肌,联络小肠。它的分支,从心系向上,挟着食道上端两旁,连系目系(眼球与脑相连的组织):它外行的主干,从心系上肺,斜走出于腋下(极泉),沿上肢前边,行于手太阴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内侧,下行肘节(少海),沿前臂尺侧,到手掌后豌豆骨突起处(神门),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其末端(少冲)。
1.神门穴
定位: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操作: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神门穴,以局部感到酸胀感为度。每次按压约3-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
作用:神门穴是心经的原穴,具有补益心气、安定心神的作用。刺激神门穴能缓解心悸、心烦、失眠、焦虑等症状,帮助人们安定心神,改善睡眠质量。此外,神门穴位于手腕部,对于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的人,经常刺激神门穴有助于预防和缓解上肢的疲劳和不适感。

2.通里穴
定位:位于前臂前区,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处。
操作:用食指或拇指指腹揉按通里穴,以局部感到微酸、舒适为度。每次揉按约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
作用:通里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络穴,具有清心安神、通经活络的作用。刺激通里穴可缓解心痛、心悸、胸闷等症状,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同时,通里穴还可改善手部血液循环,缓解手部疲劳。

3.少海穴
定位:位于肘前区,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操作:用拇指指腹在少海穴上轻轻按压并揉动,力度逐渐加重,以局部感到酸胀感为度。每次揉按约3-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
作用:少海穴是心经的合穴,具有理气通络、益心安神的作用。刺激少海穴可缓解心痛、心烦、失眠等症状,能够改善心脏功能,调节情绪。同时,少海穴还可缓解肘关节疼痛和僵硬等问题。

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
2.操作时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应避开该部位。
3.如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其他疾病的患者,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穴位保健。
4.如在操作过程中感到不适,请立即停止并寻求专业医师帮助。

总之,在芒种时节,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暑降温,按摩心经穴位,维护身心健康!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供稿: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 张楚笛 沈潜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